一、电商和微商的区别?
电商与微商的区别如下:
(1)概念不同:
微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空间,借助于社交软件为工具,以人为中心,社交为纽带的新商业。电子商务,简称电商,是指在互联网、内部网和增值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
(2)模式不同:
微商=消费者+传播者+服务者+创业者。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3)盈利不同:
电商盈利模式有如下几种模式:网上目录盈利模式、数字内容盈利模式、广告支持盈利模式、广告—订阅混合盈利模式、交易费用盈利模式、服务费用盈利模式等。但是对于微商而言,盈利模式比较单一,只有“消费者+传播者+服务者+创业者”!
二、电商和微商的区别是什么?
微商也属于电商的一种。电商和微商的区别其实不然,微商只是移动互联网的一个产物,存在于任何一个移动互联网载体上,它将传统方式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的一个资源整合。 只不过因为移动互联网的大部分流量都被微信抓去了,所以大家感觉移动互联网载体好像就只有微信了。我在这里做个解释的目的是避免大家只在微信闭门造车,比如我就有几个朋友在陌陌和其它APP上开了小店,几个月下来,小生意也是做得红红火火。 那么,微商与传统电商的区别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最根本的区别是购物场景不同。 拿淘宝跟微信朋友圈小店做个例子。每当我们在登陆淘宝前,每个人心里往往是抱有一种购物目的。比如天气冷了要添件衣服,男朋友生日了要买个礼物诸如此类。而微信购物大多数时候恰恰相反,我们往往是在吃饭休息时间刷个朋友圈,无意看到一件很动心的东西然后才产生的购买动机,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购买。 嗯,没错,微商大多数做的是“碎片化时间的买卖”。而很多人说微商主要做的是“信任买卖”、“社交电商”,我觉得权重并没有那么明显。阿里除了没有社交基因,其它的它都可以完美做到。 “社交电商”只是微商的一种运营模式,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证明了这个模式的可行性,但它是否真正的可以成为主体模式还是值得我们思考,至少我身边做起来的微商(包括我自己)都是用传统的电商运营模式。 在我更多认为,微商之所以在这两年能够成为风口上的那头猪,其实是近年来智能手机的迅速崛起,正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这股流量的风口而已。当潮水褪去后,最后谁在裸泳自然一目了然。 当把微商“社交电商”这件华丽的衣裳脱掉之后,我甚至大胆地认为,微商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信你看!我给你普及一个惊人的数据。目前为止微商只占中国电商整体份额1%不到,阿里一家占了中国电商市场份额80%以上,其他的被京东,唯品会,国美等瓜分掉了。 你肯定会说,“不对啊,你看某某大师可不是经常说他哪个哪个徒弟月入十万,月流水百万吗?”等等,我倒杯水,回来再慢慢跟你说。 我介绍一下我朋友圈的某位“大师”,名字就不公布了,据说是XXX第一人。这年头,头衔没个“第一人”“创始人”之类的都不好意思出门了。 每天他的朋友圈都会发一些在其他平台拾人牙慧的东西,或者一些成功学的鸡汤,偶尔透露一下这个圈那个圈的一些小道消息(其实都是转发另外“大师”的朋友圈信息)总之都是一些正确且没用的废话屁话。 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聚集人气,还真有不少土老板,刚毕业的大学生和家庭主妇们上钩。尤其家庭主妇,这是个很特别的群体,他们往往很多本身见识不广,缺少知识体系,喜欢贪小便宜,往往不甘于平庸而想追求一份事业实现个人价值。 某天在朋友圈看到隔壁村的赵大虎晒了很多诱人的支付宝流水图后,心里就呆不住了。这些“大师”把“微商”神话化是正常的事儿,这可是他们的饭碗,所以只要微商有一个赚到钱了,他们就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放大这个成功案例。不过现在理性的人越来越多,道理大家都懂,但一万个“不可能”依然抵不过一个可能性的魅力,这些“微商大师”我更愿意称他们为心理学大师。 泼了这么多冷水,其实微商上确实有几批人赚了钱的。第一批毋容置疑是面膜党。他们打着“月入十万不是梦”的口号圈地圈人圈钱,但面膜90%都到不了终端客户手上,全被积压在代理商这个节点。没有实现一个流通闭环的买卖注定是一个零和游戏,有人赚钱的同时必然有人亏钱。所以,赚钱的永远只能赚第一波,然后拍拍屁股走人。 我重点说一下第二批。 他们是一群实实在在做买卖的人。他们有优势的货源,有一定的文案能力,运营能力,客户资源以及其他渠道资源。这种人,其实无论转移到哪个平台,我相信他们都能把这个买卖做成。 我也属于这类赚了钱的群体,是做另外的互联网项目转行过来的,团队本身具备一定的推广渠道(就是大家说的如何加粉丝)才决定投入这个行业。没有正确的模式,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模式。这是经商之道,而不是今天看个马云说,明天看个史玉柱自述后,就全身打满鸡血照葫芦画瓢。 我们来看个公式,营业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次数。如果在四个因素中你一个优势都不具备,我奉劝一下慎入。 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个因素: 第一点,决定流量的是看你有没有一定的推广渠道。比如你有一家服装实体店,每天进入你店的人你都推荐她们加一下你的微信,这就是一种渠道。千万别相信什么做熟人的生意,如何如何靠口碑传播这种正确没用的废话。我过来人,信我没错! 第二点,决定转化率的就是看你的文案能力,让别人信任你,信任你产品的能力,这需要一定的EQ以及独立思考能力。那种整天复制粘贴上家文案,转账图,买家对话图的请自觉退下。 第三点,客单价与你的产品定位有关。 比如你是做珠宝的,但你的流量入口都是大学生,那我给你5万粉丝我也保证你一年也卖不出一件。再有,同类产品决定客单价的是你的产品是否属于一手、二手还是三手货源。如果你没有一手货源,那你有没有办法做出产品溢价? 比如你是卖服装的,你的虽然不是一手货源,但你能给大家提供很好的搭配审美建议;又或者你有很好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这也属于你的软品牌。 第四点,复购率就与太多太多有关了,比如你的产品品质、产品价格,你的售后服务等。 听了这些,你可能会说,“我虽然这些优势暂时都没有,但我愿意努力地去学。”嗯,对于真正有梦想的人我是非常敬重的。我说下我读书时代的一个例子,在初中高中那个年代,身边同学普遍都有一个清华北大名校梦,每个人都相信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但最终多少人圆了自己的名校梦呢?还是二本?三本?甚至中途而退的呢?我并不是想泼冷水,只是想大家永远记住的一句话,“成功,永远只属于一小部分人。”这是这个社会几千年形成的丛林法则。 你肯定不耐烦了:瞎扯了这么多,那微商在你看来有没有前景呢?我先说句题外话,不单单是互联网行业,整个市场经济,永远都是“流量为王”,不信你看为什么肯德基总要开在人流大的场所而不是开在你家的小区。 “去中心化电商”确实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但它不代表着“去流量化”,它只不过是利用微信这样的社交平台将流量沉淀下来了而已。 “目光聚集之处,必有商机。”微信以5亿用户目稳坐中国最大移动流量入口,陌陌也坐拥着1亿多用户,这些app里面肯定润藏着巨大的商机。现在的市场就像历史上的战国时期一样,百国纷争,未来几年,肯定会出现战国七雄、秦始皇这样的角色。 就像当年的互联网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大浪淘沙,最后形成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三大垄断阵营。又如当年的C2C淘宝,最终会被B2C天猫、京东等渐渐取代一样。 风停后,一个个被吹上风口的猪也终归要掉下来。再强的互联网思维,终要回归产品本身。在一切都是充满未知的路上,产品是面对未来一切不确定方向的唯一正确方向。不要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多去想一下,你是否能够成功!
三、微商和电子商务的区别?
1、产品目标不同。电商的目标是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微商的目标不仅是销售产品,还有发展下线代理商,再由下级代理商将产品卖给客户。
2、反馈机制不同。电商的店铺有相应的信用评级,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给反映商品相对有效的质量好坏。微商的买家看不到真实有效的产品评价。
3、支付机制不同。电商支付中的支付宝可以在买卖双方中间起着调节作用,有力的保证产品的售后。微商没有保障,也没有第三方,消费者购买商品危险系数高。
四、电商和微商的区别是什么?
电商就是通过网络平台来进行销售产品的一个过程,一般是在b2b,b2c,c2c平台,比如阿里巴巴,淘宝,天猫等,主要通过pc电脑来进行。
微商是基于熟人关系的线上代理分销的一种商业模式,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微商的本质是趋于熟人关系的社会化分销关系微商是国内领先的社会化商业解决方案及系统提供商,专注于为企业和组织提供包括社会化媒体管理平台、社会化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无线应用方案、微应用等产品和服务,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实现社会化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创新。
二.微商与电商的区别
1.电商以产品为中心,微商以用户为中心电商缩短代理产业链,微商降低代理产业链的门槛。2、电商,属于传统的到店销售模式,电商平台吸引流量,微商则主要通过社交平台进行分享变现,强调社交的重要性,用内容向用户推荐,主动寻找流量3、电商多为陌生人交易为主,微商多为熟人交易,对于个人卖家来说,从事微商比运营网店成本更低
五、电商和微商具体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电商和微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零售。
首先,在零售领域,有三要素是离不开的,一是人,二是货,三是场。
人,很好理解,就是我们的商品所要销售的对象,消费者。
货,也就是我们销售的产品。
场,在零售领域,就是连接消费者跟产品的联系,以及其中的各种信息,资金和物流的交互。
而问题中提到的电商和微商,很显然,两者在上述三要素中有其中两项是一致的,那就是都是需要面向消费者,继而向其销售我们的产品,我们姑且不深入讨论两者所针对的群体属性是否一致,诸如是面向男性,还是女性,30岁还是40岁,哪些省份,分得太细对于问题本身没有太多的意义,因此在这里只做笼统的对比,而没有细分讨论的必要。
电商和微商严格来说,并非是完全独立的两样事物,在我看来,两者都是同属零售但基于不同的应用场景,继而导致表现出来给人看到的形式不一样,从而认为两者有所区别。
回到我们的问题讨论,上面已经分析了零售中的“人”和“货”,无论电商和微商都是一样的,剩下略微有些区别的也许就只有“场”。上面我们提到在零售中的“场”,指的是链接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渠道,场地或者媒介,通俗点理解就是连接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所有关系,媒介等。
那好,接下来我们稍微分析下两者在“场”这个要素上的一些区别:
第一,信息交互依托的载体区别。电商(以淘宝、天猫、京东等为例)是商家B通过线上平台来与其他商家或者消费者进行信息流的交互,而微商因为需要把鱼池捡起来,因此则更多是通过社交媒体而非平台。
第二,钱货交互的区别。这个比较好理解,目前电商平台的资金流大多都是采用平台担保的形式:消费者付款购买——平台担保——卖家发货——买家收货——卖家收到款项。而微商更多是以单独个体间基于信任的直接交互为主:购买者支付订金——微商分销发货——货到购买者支付尾款。
第三,模式上的区别。这部分会有些交叉或者重叠的部分,电商在模式上主要有B2B、B2C以及C2C(这里仅以天猫、京东等举例,实际更多模式)。而微商主要以C2C为主,也就是零售个体直接联系消费者,而不是供应商或者采购商直接面对单个消费者。
备注:因为篇幅关系,没有展开分析,因此部分观点会有些许模糊,请见谅
六、做微商和做电商有什么区别?
微商和电商是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微商是指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的商业活动,通常是个人或小团队经营,产品种类相对较少,主要依靠个人关系和口碑传播。
而电商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销售和交易的商业活动,可以是个人、小型企业或大型企业经营,产品种类丰富,主要依靠线上渠道和广告推广。
微商注重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电商注重产品品质和线上用户体验。此外,微商的成本较低,但规模相对较小,而电商的成本较高,但潜力更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