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人员密码管理办法(网络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虚拟屋 2022-12-20 14:47 编辑:admin 147阅读

1. 网络安全管理实施办法

  互联网作为开放式信息传播和交流工具,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单位共同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我们的网络生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道德的规范。我们要学习网络道德规范,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增强网络道德意识,分清网上善恶美丑的界限,激发对美好的网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形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文明的使者。我们要认识网络文明的内涵,懂得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道理,增强网络文明意识,使用网络文明的语言,在无限宽广的网络天地里倡导文明新风,营造健康的网络道德环境。  遵守公约,争做网络安全的卫士。我们要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的资源,增强网络安全意识,监督和防范不安全的隐患,维护正常的网络运行秩序,促进网络的健康发展。  网络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面,同时,美好的网络生活也需要我们用自己的美德和文明共同创造。让我们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响应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号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自尊、自律,上文明网,文明上网。

2. 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在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七十四条 本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3.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 1、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于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楚、不全面,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追究教育或交底人的责任。 2、各级安全教育具有针对性,对待各班组不可千篇一律,应付差使。 3、项目部要经常组织干部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学习规范和标准,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通过学习达到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4、要坚持开展每周星期一安全活动日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组织、有内容、有目的、有要求,一般可小结上周安全工作情况,根据本周工作情况提出和强调搞好安全

4. 落实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为加强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障公安信息网安全稳定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等网络安全、保密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公安信息网,是指公安机关开展工作使用的内部专用计算机网络。公安信息网不得传输、处理、存储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

本规定所称公安信息网用户是指建设、开发、使用、运维公安信息网的公安机关、公安民警以及经授权使用的警务辅助人员等。

本规定适用于公安信息网以及网上运行的软硬件、存储数据等的建设、开发、使用、运维的安全管理。

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遵循统一安全策略、统一技术规范、分级管理、属地负责、保障应用的原则。

第二章 管理职责

公安部负责制定统一的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要求、规划和技术规范;地方公安机关负责制定本区域内公安信息网具体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规划。

公安机关领导机构或者其授权的科技信息化领导机构,负责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的统筹协调和重大事项决策等工作。

科技信息化部门是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的归口单位,负责建设安全基础设施、审核信息化项目安全建设方案、监控安全风险、开展安全检查、对安全违规案事件进行技术调查等工作。

人事训练部门协助科技信息化部门对申请公安信息网数字证书的民警身份信息予以核实,指导科技信息化部门开展公安信息网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保密部门负责公安信息网的日常保密监督管理、组织保密技术防护手段建设和失泄密案事件查处工作。

机要密码部门负责公安信息网密码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纪检、警务督察部门负责会同科技信息化等部门对公安信息网安全违规案事件进行查处。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在公安信息网上运行的应用系统及自建机房、网络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章 建设安全

公安信息网上的建设项目应当包括安全设计方案,并采用国产密码进行保护。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公安信息网安全保密策略和技术规范,建设本级公安信息网的边界接入、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保密监督管理等技术防护手段。

公安信息网及其网上的应用系统应当执行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制度,开展定级备案、等级测评、安全建设等工作。

公安信息网上的应用系统应当具备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日志审计等安全功能,不得留有后门程序或者绕过安全机制。重要应用系统应采用公安信息网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和授权访问。重要应用系统应将软件源代码留存备案。

公安信息网上的数据资源应当根据分级分类的管理要求,实施不同的授权策略和安全技术措施。

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建设公安信息网机房,配套建设电磁屏蔽、门禁、不间断电源、视频监控系统、消防以及环境动力监测系统等安全技术设施。不同网络环境的机房区域应当相对独立。托管机房应当设置与其他网络安全隔离的封闭环境。

第四章 使用安全

公安信息网数字证书采用实名制身份注册,不得私自转借或者冒用、盗用。

未经公安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建立公安信息网与其它网络的联接,不得将公安信息网延伸到公安机关以外单位。

经公安部批准,按照国家保密规定和标准,通过符合标准规范的边界接入平台实现公安信息网与互联网或者其它网络信息的安全交换。

公安信息网用户不得越权访问公安信息网,不得越权使用公安信息资源,不得泄露公安信息网上警务工作秘密、公民个人信息等不宜对外公开的信息。

公安信息网用户应当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检查或者安全案事件调查,不得蓄意干扰、屏蔽、卸载、拆除安全保密监控程序或者监测设备。

公安信息网用户不得擅自扫描、探测、入侵公安信息网及应用系统。

公安信息网用户不得擅自篡改公安信息资源或者审计信息。

第五章 运维安全

软硬件设备上线运行前应当通过本级科技信息化部门组织的安全检测,并进行注册登记;退网时应当申报注销,并进行相应安全处理。

在公安信息网上运行的软硬件设备应当定期进行系统加固、补丁升级、漏洞修复、病毒查杀等安全维护工作。

使用公安信息网的行为和软硬件设备的运行状态,应当留存完整、真实、可追溯的安全审计日志。

在公安信息网上跨单位、跨区域开展大规模安全攻防测试应当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批准,并接受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指导。

地方公安机关对本级公安信息网上发生的有关危害国家安全、大范围系统瘫痪、大量敏感信息泄露、遭受大规模网络攻击以及其它妨碍公安工作或产生广泛社会负面影响的案事件,应当立即采取处置措施,并及时逐级上报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涉嫌泄密的公安信息网安全案事件,应按照泄密案事件进行查处,在规定时限内报本级公安机关保密部门,并逐级上报公安部保密委员会。

部、省、市三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数据备份中心,对重要数据和应用系统进行备份。

地方公安机关确需将本级公安机关公安信息网设备委托外单位保管的,应当报上级公安机关科技信息化部门批准并备案。

对公安信息网建设项目的承建单位、运维单位、外包服务承担单位及相关人员,地市级及以上公安机关应当进行资格审查,与其签订安全保密协议,开展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监管措施,指派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人员对其操作行为全程监督、严格审计。

第六章 保障措施

公安机关应当将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公安部按年度组织开展全国公安信息网安全检查工作。地方公安机关应当定期开展本区域内公安信息网安全检查,并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报告安全检查结果、落实安全整改要求。

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配备专职民警,各部门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

公安机关应当保障公安信息网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运维及安全检查等工作所需经费。

公安机关应当将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内容列入公安民警入警、晋升和专业训练规划。

公安民警违反本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造成泄密或者存在严重保密违法违规行为的,依纪依法予以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非公安民警违反本规定的,参照公安民警管理及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并依法依规追究责任民警及主管领导的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公安机关虚拟网、无线数字集群、移动警务等非涉及国家秘密专网的安全管理参照本规定执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可以根据本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细则。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公安部以前发布的公安信息网安全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5. 网络安全管理实施办法最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为保障网络安全,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和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信息化健康发展制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21年11月7日发布,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

二、《网络安全法》的内容解读

《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是我国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6.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16年11月7日发布,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2.《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经2000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第31次常务会议通过2000年9月25日公布施行。该《办法》共二十七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3.《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1997年12月11日批准,公安部于1997年12月16日公安部令(第33号)发布,于1997年12月30日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7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

5.《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扩展资料:

国家为保障网络安全以及维护国家的主权,相继制定了以下一系列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空间的秩序,并让网络价值最大化:

1.《公安机关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检查工作规范(试行)》

2.中办、国办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3]27号)

3.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4]32号)

4.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党政机关网站安全管理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1号)

5.中央网信办《关于印发<2014年国家网络安全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14]5号)

6.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2013年重点领域信息安检查工作方案>的函》(工信部协函[2013]259号)

7.《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业和信息部令第11号)

8.《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工业和信息部令第24号)

参考资料: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政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