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r是什么取代基?
Ar是指芳香烃基,既苯环或者苯的同系物中去掉氢原子剩下的基团
二、ar代表的取代基是什么?
Ar代表的基团是芳基。芳基是芳烃分子的芳核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一价基团的总称,通常用Ar表示。但如果在芳香基团上含有其他有效基团时必须列出,如含有羟基,则需要表示成HO-Ar-。例如:苯基、邻甲苯基、1-萘基(或α-萘基)、2-萘基等,都属于此类。
三、ar能取代手机吗?
有可能。
从目前来看,AR眼镜需要连接智能手机来获取网络连接、数据存储以及AR应用所需的处理能力,还无法成为一款完全独立的产品。AR眼镜在工业远程监控、教育演示等B端应用中,也无法脱离PC、手机的协同。且相较于手机而言,AR眼镜的体验感、交互性并没有明显提升,类似打字、游戏等简单交互,手机触屏体验仍要优于AR眼镜。
此外,5G的发展使智能手机成为万物互联的入口,生活中所涉及的衣食住行几乎全与手机绑定,是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生态圈连接器,甚至可以将其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从用户习惯的角度来看,未来5-10年智能手机仍然是刚需,它很难被颠覆。
尽管巨头对新一代交互模式充满憧憬,但实际上,技术并非依靠一家企业的努力就能实现进步。Facebook Reality Labs的负责人兼首席科学家迈克尔·亚伯拉曾表示,AR技术的长足发展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真正走向消费者至少需要5年时间。
四、ar头盔 怎么取代手机?
在关键的显示屏方面,根据预测,苹果的AR头戴设备将配备2个索尼提供的4K Micro OLED显示屏,由于苹果的AR头戴设备对感应器的运算能力也要显著高于iPhone,因此需要一颗单独的处理器进行处理。
其实对于苹果推出AR设备,也不是盲目的猜测,毕竟现在AirPods的空间音频、激光雷达还有Face ID等技术的应用,未来或许都能够在AR眼镜设备中派上用场,苹果的目标是10年后AR可取代iPhone。
五、间位取代基和邻对位取代基有哪些?
含有取代基的苯衍生物,在进行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时,原有的取代基,对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位置,存有一定指向性的效应. 这种效应称为取代基定位效应. 编辑本段单取代的苯衍生物的定位效应 ①如苯环上的取代基为-NH2(-NHR、-NR2,R为烷基)、-OH、-OCH3(-OC2H5等)、-NHCOCH3、-C6H5、-CH3(-C2H5等)等(按定位效应由强到弱次序排列)时,其亲电取代的反应性较苯高.在取代反应中,此类取代基导致得到大部分为邻位和对位取代的异构体.此类取代基称为有活化作用的邻、对位取代基.
取代基的定位效应是个反应速率问题.上邻、对位反应快而上间位慢,就显示邻、对位定位效应;上间位反应快而上邻、对位慢,就显示间位定位效应.
六、取代基的极性?
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流动相极性大小 官能团极性大小比较
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
单一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为:
石油醚(小)→环己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苯→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乙酸甲酯→丙酮→正丙醇→甲醇→吡啶→乙酸(大)
混合溶剂的极性顺序:
苯∶氯仿(1+1)→ 环己烷∶乙酸乙酯(8+2)→氯仿∶丙酮(95+5)→苯∶丙酮(9+1)→苯∶乙酸乙酯(8+2)→氯仿∶乙醚(9+1)→苯∶甲醇(95+5) →苯∶乙醚(6+4)→环己烷∶乙酸乙酯(1+1)→氯仿∶乙醚(8+2)→氯仿∶甲醇(99+1)→苯∶甲醇(9+1)→氯仿∶丙酮(85+15)→苯∶乙醚(4+6)→苯∶乙酸乙酯(1+1)→氯仿∶甲醇(95+5)→氯仿∶丙酮(7+3)→苯∶乙酸乙酯(3+7)→苯∶乙醚(1+9)→乙醚∶甲醇(99+1)→乙酸乙酯∶甲醇(99+1)→苯∶丙酮(1+1)→氯仿∶甲醇(9+1)
说明一下: 苯∶甲醇(95+5)的意思是95体积的苯混合5体积的甲醇配成混合溶剂!
官能团极性大小比较
烷烃(—CH3,—CH2—)<烯烃(—CH=CH—)<醚类(—O—CH3,—O—CH2—)<硝基化合物(—NO2)<二甲胺(CH3—N—CH3)<脂类(—COOR)<酮类(—CO—)<醛类(—CHO)<硫醇(—SH)<胺类(—NH2)<酰胺(—NHCO—CH3)<醇类(—OH)<酚类(<Ar—OH)<羧酸类(—COOH)
常用流动相极性
石油醚<汽油<庚烷<己烷<二硫化碳<二甲苯<甲苯<氯丙烷<苯<溴乙烷<溴化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异丙醚<硝基甲烷<乙酸丁酯<乙醚<乙酸乙酯<正戊烷<正丁醇<苯酚<甲乙醇<叔丁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乙醇<乙腈<甲醇<氮氮二甲基甲酰胺<水。
常见官能团极性:
烷烃(—CH3,—CH2—)<烯烃(—CH=CH—)<醚类(—O—CH3,—O—CH2—)<硝基化合物(—NO2)<二甲胺(CH3—N—CH3)<脂类(—COOR)<酮类(—CO—)<醛类(—CHO)<硫醇(—SH)<胺类(—NH2)<酰胺(—NHCO—CH3)<醇类(—OH)<酚类(<Ar—OH)<羧酸类(—COOH)
常用流动相极性:
石油醚<汽油<庚烷<己烷<二硫化碳<二甲苯<甲苯<氯丙烷<苯<溴乙烷<溴化苯<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异丙醚<硝基甲烷<乙酸丁酯<乙醚<乙酸乙酯<正戊烷<正丁醇<苯酚<甲乙醇<叔丁醇<四氢呋喃<二氧六环<丙酮<乙醇<乙腈<甲醇<氮氮二甲基甲酰胺<水
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
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高于流动相的极性,因此,在这种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先从柱中流出来。
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在这种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快而先从柱中流出。
一般来说,分离纯化极性大的分子(带电离子等)采用正相色谱(或正相柱),而分离纯化极性小的有机分子(有机酸、醇、酚等)多采用反相色谱(或反相柱)。
七、硝基是什么取代基?
①硝基(—NO2)是吸电子基团,连在苯环上,硝基为间位定位。
②基硝基是强吸电子基,当其与苯环直接相连时,不仅使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活性减弱,以致不能进行(如:F-C反应),而且通过一I(诱导效应)、 一C(共轭效应)效应,对其邻、对位的取代基产生显著的影响。
八、酸性取代基有哪些?
苯丙醇的同分异构体中显酸性的为酚,另外三个碳形成2个取代基只能是甲基和以及,以苯酚为母体,先上1个甲基有邻、间、对三种,然后再分别以邻甲基苯酚、间甲基苯酚、对甲基苯酚为母体,根据苯环上氢原子的种类,确定再上一个乙基后产物的种类.
解答: 解:苯丙醇的同分异构体中显酸性的为酚,另外三个碳形成2个取代基只能是甲基和以及,以苯酚为母体,先上1个甲基有邻
九、取代基定位怎么区分?
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邻位和对位(邻位和对位异构体之和大于60%),同时一般使苯环活化(卤素等例外)。
例如:—O 、—NR、—NHR、—NH、—OH、—OR、—NHCOR、—OOCR、—R、—X(Cl,Br,I)、—CH等。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使新进入的取代基主要进入它的间位(间位异构体大于40%),同时使苯环钝化。
例如:—N(CH)、—NO,—CN、—SOH、—CHO、—COCH、—COOH、—COOCH、—CONH等。
上述两类定位基定位能力的强弱是不同的,其强弱次序大致如上述次序。
十、取代基电效应原理?
同一族(或同一组)反应物中各种不同取代基对其热力学性质(如平衡常数等)和动力学参数(如反应速率常数等)的影响。
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基团被另一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其中与亲核试剂作用者称为亲核取代反应;与亲电试剂作用者称为亲电取代反应。
SN1表示单分子(或一级)亲核取代反应;SN2表示双分子(或二级)亲核取代反应。
SE1和SE2则表示单分子和双分子亲电取代反应,例如取代的苯甲酸乙酯的皂化反应。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