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科幻《三体》绝对是问鼎之作,无人望其项背,即使在国际也绝对跻身一流。不知道你是否看过刘慈欣的另一部作品《球状闪电》,如果还没的话建议可以看看这一部,想象力绝对不输三体。
另外推荐几部国际上比较知名的科幻佳作可以做参考。
第一部《永恒的终结》
《永恒的终结》(The End of Eternity),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1955年出版的一部以时间旅行为题材的科幻小说。问世60年来,这部作品被全球科幻迷们一致奉为阿西莫夫的最高杰作,也是20世纪科幻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俄裔美籍作家,全知全能,被全世界读者誉为“神一样的人”。美国政府授予他“国家的资源和大自然的奇迹”这个独一无二的称号,以表彰他在“拓展人类想象力”上做出的杰出贡献。
阿西莫夫创作力丰沛,一生之中著作近500 本,涉及杜威图书分类法的每一个范畴,涵盖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上天下海、古往今来、从恐龙到亚原子到全宇宙无所不包,从通俗小说到罗马帝国史,从科普读物到远东千年历史,从圣经指南,到科学指南,到两性生活指南,每一部著作都朴实、严谨而又充满幽默风趣的格调。
第二部:2001太空漫游(亚瑟·克拉克与库布里克合著小说)
《2001:太空漫游》是英国科幻小说家亚瑟·查理斯·克拉克为斯坦利·库布里克1968年的电影剧本所做的小说。这个故事是根据克拉克不同的短篇故事所拼凑的,其中短片作品“前哨”(The Sentinel)里的某个概念,可看做本书基础架构 。库布利克和克拉克最初一起合作,小说和电影同步进行,到后期库布利克还投入编剧本的工作。
刘慈欣曾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还没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地球人要抓紧恶补一下了。这非常有助于你为即将快速到来的全民太空时代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姬十三(果壳网CEO)
我的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刘慈欣(《三体》系列作者)
克拉克是世界上最好的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系列作者)
克拉克让我们看到,人类从地球摇篮向自己在星海间的未来伸出了双手。
——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大开眼戒》导演)
《2001:太空漫游》这部作品我总是看不够。——汤姆·汉克斯(奥斯卡影帝)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宇航局(NASA)
书中有一些内容居然成功的预言未来:
1970年,“阿波罗13号”遭遇意外,向任务中心报告的第一句话是:“休斯顿,我们出问题了。”几乎和本书所言一模一样。
1977年,“旅行者号”探测器应用了本书中所预言的利用行星引力加速的技术,并于2013年9月13日代表全人类首次成功飞出太阳系。
1981年,“旅行者号”探测器传回第一批土卫八图片,其景象与本书中所描述的竟然完全一样。
第三部:沙丘(弗兰克·赫伯特)《沙丘》 是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的一部著名科幻小说。
每个“一生必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它是科幻小说史上的必读经典。《沙丘》入选了美国亚马逊“一生必读的100本书” 、BBC“英国最受欢迎的100本书” 、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科幻·奇幻小说TOP100” 等多项榜单,更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摘得《轨迹》杂志“20世纪最佳科幻小说”桂冠。
这本书也是我个人非常推崇的一本。
看看媒体怎么评价:
《沙丘》在科幻文学中的地位就如同《魔戒》在奇幻文学中的地位。 ——《图书馆杂志》
科幻小说史上的里程碑。 ——《芝加哥论坛报》
这部作品所描绘的外星星球比其他科幻作家所描绘的更完整、更细腻,完美地平衡了技术描写和心理描写。 ——《华盛顿邮报》
随着气候变化、中东局势、能源危机层出不穷,《沙丘》比50年前更具现实意义。如果你还没看过,的确该找来读读。 ——《纽约时报》
赫伯特对于这个星球的创造,包含了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对生态、宗教、政治和哲学,是科幻史上一个伟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成就。——《路易斯维尔时报》
极强的感染力,情节令人信服,绝对天才的创意。 ——《星船伞兵》作者罗伯特·A·海因莱因
《沙丘》在故事的生动复杂方面,《沙丘》同金庸的小说有的一比。《沙丘》又不仅仅是一部科幻小说,这里面有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生态学,未来学等等,更把人性、人的本质、人的目的放在一个宇宙的尺度上进行思考,这个规模恐怕又是金庸所不及的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
独领风骚。只有《指环王》可以与之媲美。——英国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
如果你只读过这部杰作的外延或改编作品,你都不算真的了解《沙丘》是怎么回事。这是一次“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完全领略的全沉浸式的体验”。——《合成人》作者帕特·卡蒂根
现代科幻史上的标杆之一,想象力创造上的丰碑。——美国科幻作家P·斯凯勒·米勒
第四部:《海伯利安》(丹·西蒙斯)《海伯利安》是美国作家丹·西蒙斯所著科幻小说。书名取自英国诗人约翰·济慈的同名长诗《Hyperion》。这是一部著名的太空歌剧经典、一部浩瀚壮美的星际史诗,充满着真实可信、面临艰难道德抉择的故事人物:末日将临,宇宙中烽烟四起,七位一同前往海伯利安的光阴冢(Time tombs)的朝圣者,在路上分享彼此过去的故事。全书由六篇故事组成,分别叙述了朝圣者与伯劳(Shrike)的联系,透露了地球七个世纪以来的历史,并展露了伯劳与人类未来的关系。作品用神似英国古典文学大师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的铺陈手法,传颂亿万年的宇宙绝唱。该书出版后横扫重量级科幻奖项:雨果奖、轨迹奖、西班牙科幻小说奖、日本星云奖、日本雨果奖、法国宇宙奖,并入围阿瑟·克拉克奖、英伦科幻奖、科幻纪事奖,被轨迹杂志票选为1990年前十大科幻小说,1997年和2006年两次入选“推荐100部科幻奇幻作品榜”。
丹·西蒙斯的英文版
《海伯利安》系列包括四部长篇小说:《海伯利安 / Hyperion》(1989)、《海伯利安的陨落 / The Fall of Hyperion》(1990)、《安迪密恩 / Endymion》(1996)、《安迪密恩的觉醒/ The Rise of Endymion》(1997);及三部短篇小说《忆希莉 / Remembering Siri》(1983)、《半人马之死 / The Death of the Centaur》(1990)、《螺旋的遗孤 / Orphans of the Helix》(1999)。
对于著作的评价如下:
“构思宏大,文笔雄健……不落窠臼,堪比伊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和吉恩·沃尔夫的《新日之书》等经典之作。”
——《纽约时报·书评》
“丹·西蒙斯用一支生花妙笔,描绘了700年之后的未来。小说见解独到,故事错综复杂,可以与伊萨克·阿西莫夫和詹姆斯·布利什的作品相匹敌。”
——《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主题和风格的华丽结合。”
——《丹佛邮报》
“《海伯利安》(包括《海伯利安的陨落》)是代表最尖端水平的科幻小说……我觉得这部作品将会成为准绳,未来作品都会拿这部作品作比较,就好比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和勒古因的《黑暗的左手》在彼时以同样方式树立了新标准一样。一言以蔽之,这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伊萨克·阿西莫夫科幻小说杂志》
“西蒙斯以精湛之技挖掘了科幻的潜能。”
——《轨迹》
“这部小说,作为文笔最优美的科幻小说之一,模仿了《坎特伯雷故事集》,构画了一个遥远未来的宇宙,一个名为海伯利安的星球,那正是以约翰·济慈的诗命名的。”
——《落基山新闻报》
最后一部:《新日之书》(吉恩·沃尔夫)《新日之书》(The Book of the New Sun)是由美国小说家吉恩·沃尔夫(Gene Wolfe)所著的科学奇幻小说,构思来自杰克·万斯的《濒死的地球》。故事背景设置在万古之后的地球,日光暗淡、文明衰微,人类重回蒙昧时代,主人公肩负召唤新日的重任踏上冒险之旅。 全书共四卷,于1980至1983年间陆续出版,曾摘得星云奖、轨迹奖、坎贝尔奖、世界奇幻奖、英国科幻协会奖、奥古斯特德莱斯奇幻奖等许多世界级幻想文学奖项。
对于作者和作品的评价:
你很难找到哪个当代奇幻作家是没有直接受到沃尔夫影响的。
——约翰·斯卡尔齐,《星际迷航:红衫》作者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奇幻之一。这套书就像一个宝库,其中装满了奇迹,装满了珠宝般的画面和令人沉醉的字句,装满了在记忆中挥之不去的角色和场景。在未来的许多年里,我们将会看到许多模仿《新日之书》的粗劣之作,这些书的封面上会印着“沿袭了沃尔夫的传统”这样的话语,因为所有伟大的原创作品都会无法回避地得到此类“致敬”。
——乔治·R.R.马丁,《冰与火之歌》作者
二十世纪最棒的科幻小说。
——尼尔·盖曼,《美国众神》《星尘》作者
《新日之书》创造力的深度鲜有作家可企及。沃尔夫把语言打磨得如此精巧,他的小说本身就可以当成写作教科书。
——奥森·斯科特·卡德,《安德的游戏》作者
吉恩·沃尔夫是一位巫师、一位拷刑吏,既愉悦又骇人。当心!这是魔法一般的东西!
——厄休拉·勒古恩,《地海传奇》《黑暗的左手》作者
不认可吉恩·沃尔夫是主流文学永恒的羞耻。
——柴纳·米耶维,《地疤》《鼠王》作者、“新怪谭”代表人物
吉恩告诉我们,文学可以是一切:一场游戏、一道谜题、一种宗教或坠入最深处的纵身一跃。
——金·斯坦利·罗宾森,“火星”三部曲作者
吉恩·沃尔始终是我眼中的泰坦巨神。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作者
阅读沃尔夫的小说,乐趣之一就是苦苦思索以推敲谜题的答案,乐趣之二就是欣赏他的文字,你确信自己已落入了一个讲故事大师的手中。
——迈克尔·德达,著名文学评论家、普利策奖得主
科学奇幻小说的一大名作,其重要性堪与托尔金、刘易斯的主要作品相较。
——《出版人周刊》
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新日之书》有斯宾塞般的寓言、斯威夫特般的讽刺、狄更斯般的社会意识和瓦格纳般的神话。沃尔夫创造了一套真实而奇异的社会秩序,读者的体验来自其内部……一旦进入故事,就不忍释卷。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
二十世纪幻想小说中最具野心的一部。
——《奇幻与科幻杂志》
请参考,如有疑问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