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联网安全与传统网络安全的区别?
物联网安全和互联网安全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新的安全风险):
架构的安全风险:物联网云平台本质是一个PaaS,是要部署在传统的IaaS平台(AWS、阿里云等)基础之上。物联网云平台由于要负责设备通信和管理,因此会新开放一些端口和API等服务,而IaaS云安全并不了解这些新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的用途是什么,所以安全策略难以覆盖。物联网云平台需要企业自己定义新的安全防御策略
协议的安全风险:物联网的通信协议诸如ZigBee、蓝牙、NB-IOT、2\3\4\5G等等,这些协议的在互联网应用上并没有使用到,互联网安全策略也无法覆盖到这些协议,物联网协议带来了协议的安全风险
边界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应用模式是C/S(B/S),即客户端/服务端模式。这个模式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边界”。企业可以通过部署防火墙、IPS等网关类设备来提高企业服务的安全性。但在物联网时代,设备遍布全球各地,黑客可以直接对设备发起攻击,没有“边界”的存在了,传统网关类防护设备用处不大
系统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时代的终端保护(EDR),主要针对Linux和Windows两类系统,而物联网时代,设备采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诸如UClinux、Freertos、Openwrt等等,传统的终端系统安全方案无法适用于物联网时代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APP的安全风险:互联网时代的APP主要也是C/S模式,但物联网时代,APP不仅要与云端通信,更可能与设备直接通信,APP to Device这个链路中包含了许多如设备身份认证、硬件加解密、OTA升级等安全策略,这也是互联网时代没有的
业务的安全风险:物联网的业务场景会产生许多互联网时代收集不到的数据,比如传感器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生理数据、地理位置数据等等。这些数据的产生-传输-处理过程涉及到整个业务体系的安全架构,这些数据的收集、传输、处理过程需要新的安全防护策略和监管体系
研发的安全风险:物联网产品的研发流程涉及到嵌入式的安全开发,这是互联网应用中不存在的。在嵌入式端的开发又涉及到:嵌入式系统安全、逻辑安全、加解密安全、认证安全、接口安全、存储安全、协议安全等等新的安全风险。
合规的安全风险:目前物联网行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法规要求(等保2.0中明确提到物联网安全,但还没有正式发布),此外,对于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测评与互联网产品的测评方式完全不同,目前也缺乏一套国家发布的安全测评规范。现阶段安全测评都是“以结果为导向”而非“以合规为导向”
AI的安全风险:在互联网时代,企业服务面临来自黑客(人)的攻击;在物联网时代,企业服务会面临来自设备(AI)的直接攻击
二、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是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中,保护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免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关键。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网络连接性大大增加,这也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因此,投资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任务。
工业互联网的崛起
工业互联网的概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兴起。它指的是通过将传感器、设备和系统连接到互联网,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实时监控。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遇,包括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改善产品质量等。然而,与之相应的风险也变得更加突出。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设备安全:物联网设备通常由各种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这些设备容易受到网络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安全措施的不足可能导致设备的被篡改或被破坏,进而对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 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中涉及大量的敏感数据,包括企业机密信息、产品设计方案和生产指令等。如果这些数据泄露或遭到篡改,企业可能面临信息泄露、财产损失和声誉受损的风险。
- 网络安全:工业互联网的连接性增加了网络攻击的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入侵企业的控制系统,破坏生产过程、劫持数据或制造事故。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设备、数据和网络的安全。它采用了一系列的技术和措施来预防、检测和应对安全威胁。以下是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几个关键方面:
- 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通过身份认证和权限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工业互联网系统和设备。这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篡改设备或获取敏感数据。
- 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和行为,及时发现异常活动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网络攻击的发生。
- 数据加密:对传输和存储在工业互联网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 安全培训和意识: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其对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的意识,避免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漏洞。
- 漏洞管理和补丁更新:及时管理和修补工业互联网设备中的安全漏洞,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这些技术和措施相互配合,可以更好地保护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提高企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的应用案例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应用。
在制造业中,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管理,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同时,它还可以确保生产数据的保密性,防止机密信息泄露给竞争对手。
在能源行业,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可以帮助监控石油管道和电力系统,防止破坏和事故的发生。它还可以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在交通运输领域,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管理和车辆远程监控。这有助于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结论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技术在保护工业控制系统和物联网设备免受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应当重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安全,并投资于相关的技术和措施。只有通过合理的技术和安全措施,才能确保工业互联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推动企业在数字化时代中的持续发展。
三、人群互联网是否安全?
人群互联网相比于传统的互联网更加开放和自由,会面临更多的安全隐患。例如,个人信息可能被泄露,个人隐私可能被侵犯,甚至可能遭受诈骗等安全问题。因此,在使用人群互联网时,我们应该加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不轻信陌生人的信息,不暴露个人隐私;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身的网络安全,使用信任的安全软件,及时更新软件和系统等措施。只有这样,人群互联网才能更加安全和可靠。
四、互联网账户安全嘛?
互联网账户安全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的账户包含着我们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如果被黑客攻击或泄露,将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和风险。为了保障账户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比如使用强密码、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定期更换密码、开启双重验证等。同时,我们也需要保持警觉,避免点击陌生的链接和下载不可靠的软件,以免被钓鱼或感染病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互联网账户安全。
五、物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
物联网和互联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有一定的交叉部分。
互联网指的是计算机互联网络,它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传输数据,进行社交、购物、娱乐等各种活动。互联网使用TCP/IP协议进行通信,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连接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信息网络。
而物联网则是指万物互联的网络,它通过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数据交换技术等实现对不同物体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物联网不仅包含了互联网的技术,还包括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无线通信技术等。物联网是以物联网设备为核心,将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和管理。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关系可以理解为:物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它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延伸和补充。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获取并利用各种设备、物品、周边环境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可以看出,物联网与传统互联网在概念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也有共性之处,将相互关联,共同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六、互联网信息安全怎样加强?
互联网信息安全加强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首先,加强技术防护,例如采用先进的网络安全技术和加密算法,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及时更新系统补丁,修复已知漏洞,防范网络攻击。
其次,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安全策略和应急预案,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确保网络安全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此外,加强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和防范能力,减少内部安全风险。
最后,与专业的安全机构合作,进行定期的安全评估和漏洞检测,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隐患,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运行。
七、互联网医院安全国标?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互联网医院准入将有国家标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主任王斐表示,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正在制定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三个配套文件。
待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和互联网医院相关标准发布之后,所有目前现有的互联网医院将被要求按照新出台的标准重新申请设置;现有实体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只需要做医疗机构服务方式变更注册。现有实体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只需变更注册。
今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王斐介绍,《意见》对当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做了分类:一类涉及到了诊断和治疗,这是医疗核心业务,其标志性内容是开具处方;另一类是利用互联网工具,对患者、医务人员进行辅助和支持的服务,包括预约挂号、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监测等,这样一些辅助的服务是非核心医疗服务。
“两类互联网医疗业务的管理思路是不一样的。”王斐介绍,核心诊疗要做准入和严格的监管,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国家卫健委也正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非核心的互联网医疗支持服务,“这部分我们将推动它繁荣发展”。
王斐介绍,对于核心互联网医疗业务,针对提供服务的人员和机构不同分为三类:一类是医疗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互联网医疗(即远程医疗),国家卫健委制定了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远程医疗服务是本机构注册的护士、医师等医务人员提供的服务。
医疗机构使用本机构人员开展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按照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对其设置相应的准入和监管要求。实体医疗机构即现有医疗机构如果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只需要做医疗机构服务方式的变更注册。
而对于互联网医院这种全新业态,国家卫健委制定了互联网医院的基本标准。
按照国家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所有的医疗机构设置首先要有标准。发展互联网医疗,不能替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王斐表示,在国家标准出台以后,所有的地方此前尝试探索的互联网医院,全部要按照国家的要求来重新提出设置的申请。
设置互联网医院的一个前提是不能有虚拟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必须要落地在实体医疗机构。王斐称,互联网医院申请设置方要和实体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协议的生效是互联网医院设置的基础。
此外,设立互联网医院,不能打破分级诊疗制度,不能打破医联体建设和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各级政府在基层医疗机构建设上投入巨大,医改让医疗资源下沉,是下沉不是替代。
八、互联网安全发展前景?
信息创造价值,互联网金融网络安全密不可分,有利于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新兴市场的创新能力,极大加强了信息息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网络人才市场的健康发展
九、互联网的功能与安全?
互联网的功能
通讯(即时通讯,电邮,微)
社交( facebook ,微博,空间,博客,论坛)网上贸易(网购,售票,工农贸易)
云端化服务(网盘,笔记,资源,计算等)
资源的共享化(电子市场,门户资源,论坛资源等,媒体《视频、音乐、文档》、游戏,信息)服务对象化(互联网电视直播媒体,数据以及维护服务,物联网,网络营销,流量,流量 。
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 internet )又称因特网,即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互联网是指将两台计算机或者是两台以上的计算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结果,人们可以与远在千里之外的朋友相互发送邮件、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共同娱乐。同时,互联网还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物联网是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 网技术的结合,让信息更快更准得收集、传递、处理并执行。
十、互联网工具关心什么安全?
网络安全主要有系统安全、网络的安全、信息传播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具体如下:
1、系统安全,运行系统安全即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侧重于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因为系统的崩演和损坏而对系统存储、处理和传输的消息造成破坏和损失。避免由于电磁泄翻,产生信息泄露,干扰他人或受他人干扰。
2、网络的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踩。计算机病毒防治,数据加密等。
3、信息传播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安全,即信息传播后果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防止和控制由非法、有害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产生的后果,避免公用网络上大云自由传翰的信息失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