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全球排名)

虚拟屋 2022-12-16 10:01 编辑:admin 294阅读

1. 我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全球排名

三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一下

2. 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

  地方社区被传统化,新时代来临你还在研究移动建站?你还在研究APP的功能与用户体验?你还在研究公众号?

  ——不得不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太迅猛,这一切很可能立即过时!

  2014年,建立在地方社区基础上的地方网站们,才刚刚迎来区域传统媒体的快速衰落,就立即看到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危机。2013年起,整个PC互联网都面临着流量下滑的危机。自2008年确立了盈利模式的地方网站,还没过上几年安稳滋润的日子,就立即开始考虑移动化转型的问题。

  传统行业在网络化转型,而地方网站作为新媒体也要转型,这,就是互联网。关于转型,有人提到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机场安检口排队。在机场安检口,遇到新打开入口的时候,排在前面的根本不愿意改变(他们属于传统),排在后面的立即就改变队伍(他们属于创新者或者颠覆者),最尴尬的就是排在中间不上不下的。

  通过康盛微社区数据与原有地方网站流量数据比对(内部数据,都无法公开),数据说明基于PC互联网的地方社区已经没有了发展动力,总体访问量已经没有了增速。而新兴的模式,例如微信公众号和微社区,发展迅猛。然后我从“排队”的故事看到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地方网站将开始分化,分化为传统地方网站与新地方网站。

  站在时代转折的路口,我们不要彻底否定过去,地方社区会遵循广告滞后性的基本原理,继续发展十年以上。我们也不要随便否定新模式,例如叮咚小区、淘常州等,就在不远的2008年以前,地方社区在别人眼中也不过就是这样。我们还必须看到,除了19楼和合肥论坛两家领头羊之外,地方网站的营收最高值不过就是3000万—4000万,不入资本的法眼。新的转型,必然带来地方网站的一次革命!淡化媒体形式,强化生活服务与O2O属性,地方网站将迎来更宽广的明天!

  那么,转型究竟有哪些深层变化呢?

  一、三大技术革命推动地方网站的进化:移动社交、大数据、O2O

  移动互联网首先决定了网络是随身的,随身带来了场景,随身与场景共同决定了大数据、移动社交方式与O2O。

  1、移动社交在地方网站如何体现?

  直至今日,成型的移动社交产品屈指可数: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社区、手机QQ、新浪微博、腾讯微群组、陌陌,等等。

  谁都可以预料对于地方网站移动社交是必然的归宿,然而谁都对于目前的工具不满意。

  有先知先觉者认为:微群组这种即时与异步结合的工具或许更适应地方网站?

  大家都以为社区APP不过是PC互联网的BBS的发帖工具,同时目前的APP只是一种过渡产品,H5略微发力就让人感觉APP渺茫。

  我认为,移动社交是一场游戏,规则是否完美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有多少人接受一种规则。篮球不完美,橄榄球不完美,玩的人多了就成了公认的游戏。移动社交也是这样!同时必须扭转一种PC端的思维方式:移动社交有可能不再是未来地方网站的内核,而是移动地方网站的表现形式!例如在我们对于腾讯微社区很失望的时候,我们忽然发现他们推出了打通版(也就是PC与手机打通版本,基于Discuz!最新版本)。个别大站在我劝说下进行了尝试,结果是移动端帖量迅速增长到总帖量的20%以上,整站流量总量止跌并重新开始增长。

  2、来的最快的就是大数据。

  对于地方网站而言,所谓大数据是CRM原理与网站运营技术的结合。十余年前的技术重放异彩,三年前的探索者(例如篱笆网)已然成为烈士。

  数据营销直接导致平台服务交易化,这使得近两年运营服务变得简单。譬如我所倡导的“小活动反复做”就是基于大数据的基本思想。

  “数据+营销”还构成O2O的关键,在区域互联网领域,CRM系统不可缺少。

  3、O2O是商业的革命。

  曾经,作为有着PC互联网区域生态运营经验的我非常浅薄地认为自己了解O2O。事实不是这样,真正的O2O一定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

  O2O将完全不同于B2C,它不一定需要商城,甚至不一定在卖货。O2O更具备本地化特征,比B2C下沉更深,甚至可以说O2O是传统与互联网的结合。

  不理解这些概念的要说,譬如?譬如你是一个O2O思想武装的菜贩子,你的最大特点就是跟你相邻的传统菜贩子相比,在同样成本与人员数量基础上,你至少多10倍的转化率!在商业中,利润高10倍意味着什么?所以O2O必然是一场本地商业(含零售与服务业)的一场革命!

  对于地方网站而言,或许社区O2O就是我们未来的一种主要形态和必然趋势。至于路怎么走?先记住一点:千万不要去建商城卖货,那是B2C思维,是PC互联网思维。

  在上个时代我们可以靠运营能力和Discuz!开源程序解决一切,这个时代不行了,技术是必选项,谁也绕不过去。

  二、两大盈利模式主旋律:不变的垂直化,革命的移动化

  对于垂直化而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化主要在表面上是工具的变化,在更深层面是媒体化向交易化的转型。因此垂直化在移动时代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

  相比较而言,移动化则深刻而猛烈。如果你仔细想过滴滴打车消灭汽车电台的道理,如果你思考过扫码搜索技术如何将服装店改造成体验店,你会理解到移动互联网的巨大力量。

  对于地方网站而言,“垂直+移动”是未来十年不变的主题,也是主要的盈利方式。但是他们的结合将大大拓展地方网站覆盖的行业与深度。

  例如在过去的媒体、广告模式下,三线城市的地方网站的最大空间不过是5千万上下。可是,如果你用O2O改造一家年产值100万的餐馆,然后开20加连锁店,每家都做过1000万规模,这是多大的业务体量呢?

  限于文章篇幅,这方面话题我将用另外数篇文章详述。

  三、1年到2年周期,3个发展阶段完成变化

  我们今天的展望,或许被人认为是空想与意淫。因为迄今为止,移动社交都并不清晰,本地化的移动社交连影子都看不到呢。

  但是最近本地微信号的运营者的一个具体问题能使我们管中窥豹。这个问题是这样的:“最近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速变慢,内容打开率下降怎么办?”

  微信公众号是什么?

  ——单向发布的内容。这不就是当年的门户的相似物?这不就是web1.0?

  公众号的缺陷在哪里?

  ——我们猜想,除了少数优质自媒体,多数的公众号将会受到内容同质化、新鲜度下降的打击,打开率还会下降!web1.0缺乏粘度、缺乏内容丰富度的弊端还会重演。最终的答案必然是UGC(用户创造内容),UGC的载体必然是社区。

  所以,移动社区的产生与成熟才是移动互联网的成熟。

  目前,移动互联网还处于婴儿期,处于野蛮增长阶段。公众号的速度掩盖了公众号存在的一切问题。由公众号模式到最终的社区,必然会经历2个阶段:

  “内容——活动——社区”。

  因此对于地方网站的初级创业者而言,目前仍应将重心放在公众号上,逐步从内容运营转变为活动运营,保证自己跟上社交转型的关键点。或许这个过程需要1年、2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总结:

  1.地方网站将分化为传统地方网站与新地方网站。

  2. O2O将是未来地方网站的主旋律。

  3. 移动社交、大数据、O2O是未来地方网站的关键技术。

  4. 目前移动互联网仍处于野蛮增长阶段,新手要重视公众号,大站关注社区移动化。

3. 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统计

今日头条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张一鸣在2016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透露,今日头条已经累计有6亿的激活用户,1.4亿活跃用户,每天每个用户使用76分钟

今日头条的平台是采用智能推荐算法的原理来推荐文章的,只是根据文章本身的标签或者是门类进行分类,所谓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核心理念就是投票,每个用户一票,喜欢哪一篇文章就把票投给这篇文章,经过统计,最后得到结果很可能是在这个人群下最好的文章,并把这篇文章推荐给同人群用户。所以,实际上个性化推荐并不是机器给用户推荐,而是用户之间在互相推荐,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实际上这需要基于海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挖掘与分析。

4.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量

互联网不是一个人的发明。

1、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播下了种子

如果追本溯源,一个比较公认的说法是:种下第一颗互联网种子的是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P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该组织发布了第一个互联网的鼻祖,名字叫APPANet,中文名字叫“阿帕网”。

阿帕网在1969年开始正式投入运行,在1990年正式退役。这21年间,在阿帕网上,很多的研究机构,大学,纷纷做出了很多或普通,或惊艳的贡献,无数的人在上面添上自己的一砖一瓦,最后孕育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互联网。

2、科学家开始挑起大梁

为了避免外行领导内行,高级研究计划总署还从各个大学里挖科学家当领导,包括当时最著名的MIT的人工智能专家约瑟夫·利克莱徳。

传闻说,约瑟夫·利克莱徳当领导的时候, 80%多与计算机有关的公司都是他给钱,而且不管是民用还是军用,先造出来看看。当时,这个人在美国宽松的体制下,一下子把计算机相关行业炒起来了。

后来的几任领导都是顶级科学家,包括鲍勃·泰勒,拉里·罗布次等等,每个都是科学界的顶尖高手,后来把拉里·罗布次称为阿帕网之父,因为罗布次首先想到的这个方法,并且画了大量的图来论证,后来连架构都想好。

3、阿帕网出生

刚开始的时候,阿帕网只有四个节点。

第一个节点选在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因为当时罗布次的朋友克莱因罗克教授在加州大学,当时正在研究网络,这个克莱因罗克教授也是当时顶尖的科学家之一。这个克莱因洛克教授,也是互联网之父之一。

第二个节点选在斯坦福大学,当时选第二个节点考虑的主要因素是道格拉斯·恩戈巴特教授在斯坦福,鼠标就是他发明的。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发明了互联网。不过一般不说他是互联网之父,而是说他是鼠标之父。毕竟鼠标太出名了。其实他参与发明了超文本系统,网格计算机,还有硬盘等等,这些东西,他都做出了不少贡献。

第三个和第四个节点分别选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盐湖城的犹他州州立大学,考虑的因素也是人才,这两个学校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先于其他学校,而且犹他州有伊凡·苏泽兰教授。

这个苏泽兰教授被称为虚拟现实之父,比如说现在虚拟现实这么火热,算起来应该去他那里认个祖宗,他也由于计算机图形学和虚拟现实,获得了1988年的图灵奖。

这四个节点,就是阿帕网的种子,种子埋进土地里,很快就生根发芽了,隔了一年,就很快的扩展到15个节点。在1973年,也就是4年以后,阿帕网就连到了英国和挪威。

4、阿帕网在科学家的推动下迅速进化

当时使用的协议并不是现在的TCP/IP协议,而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协议,被淘汰的协议叫NCP协议,在1982年被停用,NCP协议被停用以后,由TCP/IP协议代替。

当年计算机设备五花八门,每个计算机都使用自己的语言。这个时候,出现了两位科学家,分别是鲍勃·卡恩和文特·瑟夫,他们一起发明了TCP/IP协议,让各种设备能够互联。

这两位也分别被称为互联网之父,他们确实配得上互联网之父的名号。这两位也获得了图灵奖。而且还获得了无数的其它奖,包括美国普通公民能获得的最高奖章,布什总统向他们颁发了总统自由勋章。

5、阿帕网退役,互联网诞生

伯纳斯·李博士,他发明了万维网,这个时候,阿帕网已经接近完成他的历史使命,差不多要退役了。

但是基于阿帕网,无数优秀的科学家共同孕育出了互联网。博纳斯·李博士是迎接互联网出生的第一人,他开发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网页浏览器,互联网从此诞生,开始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博纳斯·李博士也被称为互联网之父。

5. 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经近多少亿人

互联网带来的五大好处:

一是开阔视野,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方面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二是可以毫无顾忌地与网友聊天,倾吐心事,舒缓心情,缓解压力;

三是可以在各个平台张贴自己对各种问题的看法和见解,觉得很有成就感;

四是可以学习互联网上的知识,提高自己业余爱好的水平,全面发展;

五是自己动手做主页已经成为时尚,把自己喜爱的图片资料传上去,开一个讨论区,发一些贴子,和大家交流,自己做版主的感觉真的超级棒。

每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伴随着种种担心,从20年代的电影到后来的流行音乐、电子游戏,担心的焦点不外乎暴力、颓废等。好处与坏处只有一线之隔,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上网亦是如此。跨越了“利”的界线便是“弊”。

上网本身并非坏事,只是网上有一些不良东西。如若干书报杂志中的作品,包括一些漫画书中都有妨碍孩子成长的内容。影视节目中,不健康的成分也存在。总不能不让我们到社会上去,不看影视节目吧? 所以,学好学坏,取决于主观选择。不上网,也可以学坏。抓紧教育才是关键,而不应该怪网络。

互联网时代的的到来,对于青少年来说虽说有一定坏处,但上网带给我们的毕竟是好处大于缺点,虽然出现过一些不好的事实。但毕竟只是少数,有很多很多上网的人从网络上获得知识,以及其他方面的帮助。一件事的好坏要看如何去对待,只要把握好度,就会很好的向前发展。我们应该看到上网的好处,比如对青少年进行正确的引导,网络还是会带来很多好处。就是你不让中学生上网,其结果也只会是他们在找他其他的方法去和外界交流,结果还是一样。如果不让中学生上网,怕是影响学习,到网络信息社会的时代,我们还从新学起,这样只能和其他发达国家距离越来越大。前段时间美国黑客袭击中国网站,要是中国从事网络安全的人更多,就不用害怕美国的什么袭击,我想他们也不会轻易的得手吧。我们不在青少年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将来肯定会更少的人喜欢这向职业,结果也只会是,在网络上中国仍然输给美国,网络又会变成美国袭击中国的最好途径。所以我们不应该禁止中学生上网,而是对其加以引导,让他们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6. 全球活跃互联网用户是总人口数的42%

数字化网络渗透率又称“互联网渗透率,互联网渗透率是指使用互联网的网民与总人口数之比。

7. 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增长速度

2020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约为45.4亿,普及率达59%,比2019年增长了近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