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轮智能工业机器人国内什么水平?

虚拟屋 2023-08-25 02:04 编辑:admin 131阅读

一、巨轮智能工业机器人国内什么水平?

巨轮智能是主要产品为轮胎模具、液压式硫化机和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作为国内汽车轮胎模具和液压式硫化机的主要骨干生产企业

工业机器人水平一般

二、巨轮智能工业机器人在国内什么水平?

水平非常高,巨轮智能工业机器人公司不仅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模范企业,同时还是广东省机器人领先企业之一,其独立开发的机器人抛光打磨系统已获得五金、汽车以及航天等众多领域的检验和运用,能够全面代替娴熟工人在高难度和高污染环境当中工作

三、工业机器人排名_国产机器人最好的品牌是哪个?

作者/星空下的烤包子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韭菜

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将迎来一场瞩目的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在这大会上,想必各路玩家都会拿出自己的杀手锏。据说,特斯拉将推出人形机器人“擎天柱”,机器人四肢由40个机电执行器控制,基本上可以解放人的双手。

马斯克在引领产业变革的路上,从来没有输过谁。

而事实上,工业机器人也确实受到了行业的热捧。随着最近两个月新能源等制造行业的快速复苏(制造业PMI在6月已经回升至50.2%,连续三个月收缩后重返扩张区间),带动上游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工业机器人价格的上调。就以埃夫特(688165)为例,从本月1日起,公司所有机器人价格上调了3%-10%。埃斯顿(002747)等玩家也紧随其后,而且其生产线也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

资本的脚步只有超前,没有滞后,嗅到了风口的味道,机器人板块最近也给了投资者们不错的回报。而且一些个股比如禾川科技(688320),主营工业机器人上游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统),一个月的股价已经接近翻倍

机器人板块

除此之外,像麦肯锡这种行业顶尖的咨询公司,也高瞻远瞩,喊出了八年后,全球将有约4亿人岗位被自动化机器人替代。既能解放双手,又能提高生产效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条长坡厚雪的赛道,看看赛道上的机会究竟藏在哪里?

一、大蛋糕,都来抢

也就是去年,工业机器人行业诞生了一项新纪录,全球2021年的销量达到了49万台(历年来最高),相较于2020年增长了27%,亚洲成为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工业机器人在经历了近几年的萎靡之后,景气度重新进入上行通道

而我们国家当之无愧,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据官方给出的数据,去年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销量为25.6万台,大到汽车、电子产业,小到食品饮料市场,都有它的身影。

工业机器人销量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好理解,一方面是工业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从而实现“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也确实是劳动力供给可能出现不足和成本上升,让不少劳动密集型的玩家另谋出路。

机器人的圈子,一直有四大家族的存在:发那科、安川电机、ABB、库卡。这些玩家起步早,技术积累深厚,长期垄断着对工业机器人要求格外严格的汽车赛道,市场份额也多年保持在50%以上。

好的增长前景叠加广泛的应用场景,让国内的自主品牌看到了曙光。最近五年的时间,国内品牌持续渗透进入这条赛道,市占率从原来的18%增长到目前的33%(埃斯顿出货量已经进入全球前十)。尤其是前两年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海外需求疲软,让不少国内玩家使用了降价抢市场的战略,开启了国产替代的拐点。

国内自主品牌市占率

而且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汇川技术(300124)聚焦在锂电、电子领域,卡诺普努力开拓厨具、自行车领域,都已经排在了全球靠前的位置。吃不了大蛋糕,在垂直领域发光发热。埃斯顿因为超过80%的零部件都能实现自给自足,其毛利率水平已经显著高于ABB和库卡,而且与宁王(宁德时代 300750)的合作订单金额超千万

主要工业机器人玩家毛利率情况

与芯片的国产替代“路漫漫其修远兮”有所不同,很多领域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大量出现自主品牌,国产替代的旋风已经刮起来了。

二、核心零部件,仍待突破

除了工业机器人自身,往上游看看,也有深挖的地方。

说白了,上游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主要有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的技术壁垒更高,且占据了70%的总成本,上游的价值高地仍被外资品牌垄断。

上游零部件的主要玩家

因为护城河更高,所以毛利率也就相对更多,比如减速器的毛利率已高达40%,国内玩家由于底层软件架构核心控制算法能力的欠缺,国内玩家的产品在性能上确实有着不小的差距。

而伺服系统(控制物体的位置、方位等)这条赛道上,就以开篇讲到的禾川科技为例,伺服系统的营收占了其总营收的接近90%,营收稳居内资第二名(第一名是汇川技术)。虽然说它最近一段时间股价已经起飞,但是从报表来看,面临着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这背后的原因你猜是什么?

公布结果。一方面是玩家采取了降价抢市场的策略,另一方面是原材料成本(比如芯片)大涨,甚至让其在今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下滑了17.4%

所以,赛道美丽的背后,往往蕴藏着辛酸的故事。

三、高增长不代表高收益

通过禾川的例子就可以说明,一条高成长性的赛道并不一定能带来丰厚的回报。说白了就是抢到了营收,丢掉了利润。

但笔者觉得也不必过于担心。工业机器人赛道长期以来被四大家族垄断着,为了实现国产替代,国内玩家曲线救国,从垂直领域开始,拿降价换市场,以时间赢空间。

没有阵痛,哪里来的多年后的光明?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

四、国产工业机器人怎么才能走向世界?

工业机器人是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具有一定的自动性,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工业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物流、化工等各个工业领域之中。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七五”科技攻关开始起步,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但总的来看,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最主要的就是减速机方面的技术攻克问题。因此迫切需要解决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积极推进产业化进程。

目前市场上减速机基本被2大巨头垄断,日本帝人和日本哈默纳斯,市场份额80%以上。而减速减上用的润滑脂是减速机厂家指定的,并不是机器人厂家。减速机生产商是不会自己生产润滑油的,他们找润滑油生产公司替他们代工,然后贴上自己专用脂的标签,把价格在往上提。

中国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依托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而工业机器人的成长离不开减速机的搭配协同。在减速机方面离不开润滑油的动力支持,作为工业机器人生产研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德优润滑油致力做好润滑油事业,支持减速机润滑脂、润滑油的定制方案。德优润滑油致力于中国工业机器人走向世界,面向世界做出自己的一份力。

五、国产工业机器人四小龙谁最强?

新松机器人。新松机器人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院士蒋新松牵头建立的,新松机器人也是我国最早进入机器人行业的企业。

六、国产音响什么水平?

国产音响的水平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提升。中国音响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许多国内品牌在设计、制造和声音质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以下是一些国产音响的特点和水平:

1. 品牌多样性:中国有很多知名的音响品牌,如海尔、TCL、康佳、长虹等,它们在音响领域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2. 技术创新:许多国产音响品牌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突破。他们不断引入新技术,如数字信号处理(DSP)、蓝牙无线连接、智能音频控制等,以提升音质和用户体验。

3. 声音质量:国产音响在声音质量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许多品牌注重研发和调校,以实现音质的平衡、细腻和清晰。

4. 多功能性:国产音响产品通常具备多种功能,如蓝牙连接、USB接口、收音机等,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需求。

5. 价格优势:相比于进口音响,国产音响通常具有价格优势,性价比较高。

七、国产镜头什么水平?

近几年国产镜头还是很不错的了,毕竟国家科技也发达很多。

现在国产镜头在市场上的占有率已经不少了,并且有的品牌或者单品已经取得了不错的口碑。

目前国产镜头主要研发生产的是手动头(也有少量自动头),一般来说其光学素质和特殊焦段、价格是国产镜头的优势。

八、国产gpu芯片什么水平?

国产GPU的起步比国产CPU晚得多,但在国际环境和资本发展的双重助力下,其起点也要比国产CPU高,加速度明显更快。

在CPU、GPU这样的核心芯片竞争中,当下要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好、更好甚至是替代,则是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当前国产GPU群雄并起,必定也会经历CPU早年发展时的乱象,但大浪淘沙,相信也会有相当数量的品牌可以克服重重困难杀出重围,在国产芯片摆脱依赖、真正崛起的历史上书写浓厚的一笔。

九、国产CPU到底什么水平?

国产最强CPU发布:相当于intel 7代i5水平,直接从28nm到16nm

扩展:

龙芯是中国科学院计算所自主研发的通用CPU,采用RISC指令集,类似于MIPS指令集。龙芯1号的频率为266MHz,最早在2002年开始使用。龙芯2号的频率最高为1GHz。龙芯3A是首款国产商用4核处理器,其工作频率为900MHz~1GHz

十、国产工业机器人分别有哪些比较出名的品牌呢?

工业机器人有一些常见的分类:

  • 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 SCARA工业机器人
  • 并联工业机器人
  • AGV

还有一些市场规模不太大的分类不一一列举。

一、多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多关节型机器人,2020年多关节型机器人占中国工业机器人总市场份额将近70%(2020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63亿美元左右),这个赛道主要由”四大家族“把持,按照市场份额,排名分别为:发那科、ABB、库卡、安川,这四家占到了蛋糕的50%以上。

二线品牌有那智不二越、川崎、松下

国产品牌有埃斯顿、埃夫特、上海图灵、钱江、广州数控、重庆华数等厂家

其中埃斯顿和埃夫特市场份额相对较高,但和日系品牌之间差距很大。

二、SCARA工业机器人

SCARA机器人是水平多关节机器人,相比多关节型机器人,SCARA机器人成本、负载都较低。

这个赛道的主要玩家是爱普生和雅马哈,合计占据了45%的市场份额。

接下来有三菱、众为兴(中国大陆)、汇川(中国大陆)、台大(中国台湾),这四家合计占7%-8%

市场份额更小的有ABB、发那科、史陶比尔、李群自动化、埃斯顿、欧姆龙等厂家,其中李群、埃斯顿是国产的。

三、并联工业机器人

并联机器人又被称为Delta机器人,主要用在轻工业领域,它可以完成对轻型工件进行分拣、搬运、贴标、检测、装箱等动作。

国外主要玩家是发那科和ABB。国产品牌在这个分类下存在感很强,比较知名的有天津晨星、上海勃肯特沈阳新松、深圳华盛控、东莞李群、广州数控等。

这种机器人目前市场上出货量不大,2020年在5000台的水平。

四、AGV

AGV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缩写,常用在物流企业、电商仓库,实现对物料的自动搬运。

国内的agv市场大多数被国产产品把持。比较有名的玩家有:极智嘉、快仓、华晓精密、海康威视、沈阳新松、广东嘉腾、广州远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