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酶含量的试剂盒(测酶含量的试剂盒图片)

虚拟屋 2022-12-16 19:14 编辑:admin 135阅读

1. 测酶含量的试剂盒图片

用于盛放检测化学成分、药物残留、病毒种类等化学试剂的盒子。一般医院、制药企业使用。完整的ELISA试剂盒包含以下各组分:已包被抗原或抗体的固相载体;酶标记的抗原或抗体;酶的底物;阴性对照品和阳性对照品,参考标准品和控制血清;结合物及标本的稀释液;洗涤液,在板式ELISA中,常用的稀释液为含0.05%吐温20磷酸缓冲盐水;酶反应终止液,常用的HRP反应终止液为硫酸,其浓度按加量及比色液的最终体积而异,在板式ELISA中一般采用3mol/L。

2. 酶活性试剂盒使用方法

1、DND聚合酶——又称DNA依赖的DNA聚合酶

它是以DNA为模板,催化底物dNTP分子聚合形成子代DNA的一类酶。DNA聚合酶根据聚合酶活力特征和外切酶活性特征的不同,有可以分为多种。在IVD领域中比较常见的酶如下:

Taq 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是第一个被发现的热稳定DNA聚合酶,分子量65kD,从Thermus aquaticus中分离出来,是目前科研和分子诊断试剂盒里最为广泛应用的聚合酶。为了更优化PCR反应体系,Taq DNA 聚合酶被进行了一系列的性能提升和优化,其中最为熟知的就是热启动Taq酶.

热启动Taq酶:该酶被进行了化学修饰、抗体修饰或者配体修饰。无论是哪种修饰,其原理都是:在反应体系加热至高温之前,Taq DNA 聚合酶活性被“修饰”抑制,进而抑制低温条件下的非特异性扩增。另外,还有一系列突变体Taq DNA聚合酶被筛选出来以满足耐镁离子、耐盐、高保真等要求。

Bst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聚合酶是来源于 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的DNAPolymerase I,经基因工程改造去除了其 5’-3’核酸外切酶活性,但保留了 5’-3’ DNA 聚合酶活性和强链置换活性。同时,该酶在扩增速度、产量、耐盐性和热稳定性等方面均有大幅提高,而且增加了dUTP耐受性,非常适合于防污染的等温扩增反应,如 LAMP 等。

由于此次新冠的影响,Bst成为IVD领域内又一个DNA聚合酶宠儿。

除了Bst外,还有其他类似功能的链置换DNA聚合酶,如如Bca best聚合酶、 Klenow聚合酶、phi29DNA聚合酶等。

Tth DNA聚合酶——Tth DNA聚合酶来自Thermus thermophilus HB8,其最有趣的现象是:在Mg2+条件下,Tth DNA聚合酶具有较强的DNA聚合酶活性。在Mn2+条件下,Tth DNA聚合酶具有更强的反转录活性。这一特性使得Tth DNA聚合酶搭配相应的buffer可以同时对DNA模板和RNA模板进行扩增。

2、逆转录酶——又称为RNA依赖的DNA 聚合酶

该酶以RNA为模板,按5'-3'方向合成一条与RNA模板互补的DNA单链,这条DNA单链叫做互补DNA (complementary DNA,CDNA)。最常用的逆转录酶为M-MLV和AMV。

3、RNA聚合酶——一条DNA链或RNA为模板的聚合酶

也称为转录酶。最为常见的是T7 RNA聚合酶,分子量约99kDa。专门催化5'→3'方向的RNA形成过程。目前体外诊断中,SAT技术中会看到RNA 聚合酶的身影。如仁度、中帜的RNA扩增方法中就需要使用RNA聚合酶。

4、蛋白酶K——能够酶解样本中的各类蛋白质的酶

蛋白酶K是一种从白色念珠菌分离出来的强力蛋白溶解酶,具有很高的比活性,在较广的pH范围(4〜12.5)内及高温 (50〜70°C)下均有活性,EDTA等螯合剂或SDS等去垢剂均不能使之失活。用于质粒或基因组DNA、RNA的分离和抽提。在病毒核酸检测中,蛋白酶K是病毒采样液中的重要组分之一,蛋白酶K可以裂解病毒的外壳蛋白并使其失活,同时将病毒基因组释放以便后续进行核酸抽提。

5、UDG酶——高效控制PCR残余污染

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酶),这种酶也称为尿嘧啶 -N- 糖基化酶或UNG酶。

因PCR是一种极敏感的扩增技术,易受污染的影响。小量的外源 DNA 污染可以与目的模板一块被扩增。卫生部明确规定,凡是用于临床检验的PCR试剂,都应该有UNG酶技术,以防止污染。由于UV照射的去污染作用对500bp以下的片段效果不好,而临床用于检测的PCR扩增片段通常为300bp左右,因此UNG的预防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和肯定。

UDG酶的作用原理:在PCR产物或引物中用dU代替dT或者。这种dU化的PCR产物与UNG一起孵育,因UDG可裂解尿嘧啶碱基和糖磷酸骨架间的N-糖基键,可除去dU而阻止TaqDNA聚合酶的延伸,从而失去被再扩增的能力。UNG对不含dU的模板无任何影响。UNG可从单或双链DNA中消除尿嘧啶,而对RNA中的尿嘧啶和单一尿嘧啶分子则无任何作用。

热敏性UDG: 除了常规UDG外,现在也开发出热敏型UDG,热敏型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是来源于嗜冷海洋细菌经大肠杆菌表达纯化的的重组蛋白,又称南极热敏UDG,热敏型UDG在50℃ 5min即完全失活。大肠杆菌来源的尿嘧啶-DNA 糖基化酶较为耐热,经95℃10min处理仍会残留有少量的尿嘧啶-DNA 糖基化酶活性,导致含有dU碱基的PCR产物的降解。

6、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并剪切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可以识别并附着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并对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简称限制酶。

常用的酶,如BsoB I, Hinc II,Nt.BstNBI切刻内切酶。其中,BD公司的链置换扩增术(strand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等温PCR系统中选择的酶需具有切割位点专一性,且对识别位点的化学修饰敏感。新冠疫情中Abbott 的明星产品ID NOW等温PCR系统中,就采用Nt.BstNBI内切酶。

7、解旋酶,helicase——使双链DNA变成单链DNA

利用ATP水解提供的能量来解开双链DNA核苷酸配对形成的氢键,从而形成单链DNA;

常用解旋酶:大肠杆菌的UvrD和T7噬菌体的gp4;大肠杆菌解旋酶II(UvrD),其解链速度是20bp/s,对反应速度有很大的制约性。T7噬菌体的解旋酶gp4解旋酶的解链速度更快,可达400bp/s,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度。

目前,Quidel等温PCR系统HAD中采用此酶

3. 检测酶的试剂

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和“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选择指示剂时却截然不同,前者选择斐林试剂,后者选用碘液。

原因在于: “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是为了确定被检物质中是否有还原糖的存在,进而确定反应是否进行,从而说明淀粉酶只对淀粉起催化作用,对蔗糖不起作用。如果选用碘液,只能说明淀粉酶对淀粉起催化作用,不能说明淀粉酶对蔗糖不起作用。故只能选择斐林试剂

4. 测酶活性的试剂盒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够催化超氧阴离子(O2·-)歧化,生成过氧化氢以及单质氧,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

哺乳动物细胞溶质中的SOD呈绿色,并且由两种亚单位构成,一种含有铜,另一种含有锌(Cu/Zn-SOD)。线粒体和细菌SOD为红紫色并含有锰(Mn-SOD)。E.coli含有Mn-SOD和Fe-SOD

5. 酶检测试剂盒

酶联免疫试剂盒里的样品稀释液理论上当然可以自己配 但是在购买试剂盒的时候,应该是有标准品稀释缓冲液,标本稀释液各一瓶的 一般来讲厂家是不会写明稀释液的配方的,只会有如何使用的方法 所以要向自己配还是有点困难的,难免会有造成实验失败的可能

6. 酶标试剂盒

     shentek是湖州申科自主研发的非特异性核酸酶残留检测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法)。

       能用于监测生产过程中非特异性核酸酶的残留,以便进行工艺优化和产品放行。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经过了全面性能验证,对市场上主流常用的非特异性核酸酶进行了测试评估,检测效率一致。

7. 试剂盒测定酶活性

不能用斐林试剂,因为温度对酶活性,要逐渐加热,时间比较长,而让Cu(OH)2反应生成氧化铜,这样就影响了结果的准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