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试剂实验(生物试剂实验室对人体影响)

虚拟屋 2022-12-17 02:52 编辑:admin 64阅读

1. 生物试剂实验室对人体影响

化验室中各种试剂基本上对人都有害,特别象汞类化合物、还有些有机溶剂。只要是和化学物质接触都会对身体有所危害的。比如像一些有毒气体,对身体就有危害,另外,还有一些射线,对身体也是有危害的。

化验员,为确定某种物质(如矿物、合金、药品、抗生素或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是否存在,或者更多的是为确定这些组分的含量而作的化学试验的人。

食品检验员是指主要从事食品、乳品、热带作物初制品、饮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材料的成品、半成品及原辅料检验的人员。

工作内容:

①采集样品; ②配制标准溶液; ③使用培养箱、显微镜等仪器设备检验样品的微生物含量; ④检验样品的微量金属元素、微量非金属元素及理化指标; ⑤记录、计算、判定检验数据; ⑥协助主检人员完成检验报告; ⑦检查、维护仪器设备; ⑧ 负责检验室卫生、安全工作。

2. 试剂对人体有害吗

是比较伤身体。很多化学试剂对人体有害,真正从事这一行的话,长年累月与这些化学品打交道,而平时几乎不可能做到完全隔绝,通过呼吸、皮肤接触,总会有化学品进入人体。

有机类化学品,很多是有害甚至有毒的,同时很多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同时挥发性强,不可能不吸入,如果没有好的卫生条件和方法的话,对人体是会有害的。但也不必谈虎色变,一方面正确认识各类有害化学品,实验前熟知正确的方案,平时注意防护;

二方面加强平时的维护管理;现在实验条件都好多了,当防护意识牢牢树立、深入到平时各环节以后,不会有什么问题。建议平时加强锻炼,这是最有效的措施,正因为此,也促成了我平时锻炼的好习惯。

3. 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因素

化学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及食用食物以及饮料。

2.实验过程中,禁止使用手机(手机请开至静音或震动,如有紧急联络事项,请至实验 室外接听),且在实验室内严禁嬉闹喧哗。

3.实验时需穿着工作服,包覆式鞋子(严禁穿拖鞋,凉鞋)。

4.实验期间(特别是用火时),蓄长发的同志应将长发扎起与脑后。

5.个人物品请勿放置于实验桌上。实验期间请随时保持桌面整洁。

6.实验药品宜采用少量称取方式,若是不慎采取过量,可倒入特定回收容器,切勿倒回原来容器或随意丢弃于水槽中。

7.使用药品时,应确实了解药品之物性、化性、毒性及正确使用方法,并且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8.使用强酸、强碱、挥发性、危害性的化学物质,或进行有害气体产生的实验时,务必使用通风橱在密闭或半密闭环境中操作,以减少人体对化学药剂之暴露。

9.万一发生大量高浓度酸、碱或危害性之化学物质倾倒或泄露时,应先用毛巾擦拭吸收,再用大量清水洗涤。

10.如不慎将腐蚀性药剂喷溅至脸、眼或身体时,应尽快以清水冲洗5分钟以上(高浓度酸液切不可直接以水清洗,需用干净毛巾将酸液擦干净后方能用清水冲洗),较重者再送医院处理。

11.不可擅自携带实验仪器或药剂离开实验室,以免发生爆炸、自燃或误食等情况。

12.实验室用火时,实验人员不可随意离开实验室,加热结束应立即熄火。如不慎发生火灾,视具体情况,适时选用湿布、干沙或灭火器将之扑灭。

13.损毁无法使用的玻璃器皿,应丢弃于废弃玻璃搜集箱内,不可随意丢入垃圾桶。

14.实验产生的高浓度酸、碱、含重金属或有机等废液,应分别回收于废液回收桶中等待处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15.注意并熟悉医药箱、灭火器存放位置,并熟知其使用方法。

16.实验结束后应清洗桌面、实验仪器以及水槽。检查关闭非必要之电源,水源和其他开关,以避免危险发生。

4. 影响实验室生物安全的主要因素

实验室的安全有序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要求。实验室安全检查主要内容为治安安全隐患、漏洞及水、电、气、化学危险品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好以防火、防爆、防毒、防盗为主的安全检查工作。

以下是在实验室中必要的一些安全制度。

防火防爆

1、所有电气设备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定期维修,并注意导线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和工作情况的需要。需要用水、用电的实验室应采取防范措施,注意不使水流到导线上。

2、为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应保证导线的容量符合用电设备要求。如发生超载,应拆断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需要加装导线。

3、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防产生过热而引起意外。

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体将导线与人体分离开后,才能实施抢救。

5、使用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特性和有关知识。如学生实验中需使用易燃易爆物质,实验人员应在学生实验前向学生详细讲授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加强指导,注意观察。

6、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贮存,定期检查,防止自燃或其它意外事故。

7、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进行实验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要求,通风良好。内存氢气、乙炔气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密闭,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漏检查,以防氢气、乙炔气外逸或空气渗入而发生意外。

8、实验室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应保持最少的数量。钢瓶必须牢牢固定,以免碰撞摔倒,发生意外。绝不能在靠近暖气,直接日晒等温度可能很快升高的地方使用。压缩气体钢瓶使用时,必须装上合适的控制阀、压力调节器。这些部位绝不允许涂抹油脂和润滑剂。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搬运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小心注意轻搬轻放,避免摔倒撞击。

防毒

1、实验室的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等,由学院保卫科集中保管。

2、领用剧毒物品准备实验时,领用人必须详细写明用途、领取数量,并经实验管理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领取。实验完毕后,领用的剧毒物品如有剩余时,应及时退还学院保卫科集中管理。

3、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在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应事先了解其性质,做到安全使用。

4、进行有毒气产生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并尽可能密闭化。学生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实验室内要进行良好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5、实验人员严禁非实验场所使用毒物,或在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存放其它物品,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防菌

1、生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消灭细菌繁衍生长的条件。实验后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实验操作时必须细心谨慎,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操作完毕,应立即用消毒液等清洗有关器皿。

防腐蚀

1、腐蚀性物品存放时,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酸性和碱性物质严禁混放,应分类隔离贮存。

2、置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内,严禁存放具有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物品。

3、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细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柜内进行。使用完毕,立即盖好容器。谨防试剂溅出灼伤皮肤,损坏仪器设备和衣物等。酸、碱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4、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若不慎将酸或碱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以免损伤视力。

消防办法

1、在实验室内及过道等处,经常备好适宜的消防器材。

2、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机灭火,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机来扑灭燃烧的电线与电器,以免因水或灭火机喷出的药液导电而造成灭火人员的触电事故。

3、化学试剂的着火,除一般非危险品可用通常的灭火方法外,属于危险品的火灾,应根据它们的理化特性,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否则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身事故。

4、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的衣装着火时,应立即用浸水的物品蒙在着火者身上,使之不能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接触而窒息灭火。切不可慌忙跑动,避免气流流动,使火情增大,造成更大伤害。

5、在实验过程中,小范围起火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明火,并及时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性气体阀门。对范围较大的火情立即用消防砂或干粉灭火机扑救,并及时报警。

六、各实验楼主任要全面负责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状况,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权制止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切行为,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七、实验人员在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时,要确实做到断电、断水、关闭门窗。凡遇节假日,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学院综合治理管理的要求,制定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认真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上下班认真检查实验室的门、窗、水龙头是否关好,电源是否关闭。

三、对来实验室联系工作的人员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记录、及时汇报。

四、将消防器材放在明显易取的位置。实验室内(除实验需要外)禁止使用电炉子等用电量大的仪器,以防火灾的发生。

五、各实验室要定期检查所管实验室的电源系统,对于安全隐患要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

六、电算中心要定期检查地面的钢槽内是否有积水,并对低洼地面周围砌高,以防水渗进钢槽造成火灾。

实验室安全守则

一、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二、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三、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四、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五、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六、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七、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八、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使用任何电源前必须了解其电压值。

电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二、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三、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四、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五、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六、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七、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

八、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使用任何电源前必须了解其电压值。

九、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事故时,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并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5. 生物实验试剂及其作用

高中生物试验中试剂和药品的作用如下:

1、斐林试剂

作用:鉴定还原性糖:C6H12O6、果糖、麦芽糖、乳糖等。

还原性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如用于鉴定组织液中有否还原性糖、糖尿病人尿成分分析、酶专一性探索等。

2、班氏尿糖定性试剂

使用方法同斐林试剂,所不同的是班氏试剂可长期使用。

3、双缩脲试剂

作用:鉴定蛋白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可产生紫色反应。也可用于鉴定多肽。

4、苏丹Ⅲ

作用:鉴定脂肪,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

作用:用于洋葱根尖的解离,即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能杀死细胞固定。

6、质量浓度为0.01g/mL的或0.02g/mL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作用:使细胞核内的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7、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作用:观察成熟植物细胞质分离时用。经此处理细胞仍具活性。

8、质量浓度为0.1mg/ml的亚甲基蓝溶液

作用:(1)用于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观察;

(2)用于检测水中细菌情况,根据亚甲基蓝褪色情况,判断水质被细菌污染情况。

是活体染色剂。

9、丙酮

是有机溶剂,在叶绿体中色素提取时,用于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可用酒精替代,不过提取色素时将绿叶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

10、层析液

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很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代用品:93号汽油、四氯化碳

11、SiO2、CaCO3

作用:加入少许SiO2是为了研磨得充分;加入少许CaCO3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12、碘液

作用:用来测定淀粉,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色的复合物。

13、二苯胺

作用: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染成蓝色。

14、NaOH

作用:用于吸收CO2(验证光合作用需要CO2)或改变溶液的pH,

15、Ca(OH)2

作用:鉴定CO2(验证呼吸作用产生CO2)。

16、NaHCO3

作用:提供CO2等。

6. 实验室生物危害来自哪些因素

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是指实验室的结构和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设备能够确保工作人员在处理含有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时,不受实验对象侵染,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根据微生物及其毒素的危害程度不同,分为四级,一级最低,四级最高。生物安全防护一级实验室一般适用于对健康成年人无致病作用的微生物;二级适用于对人和环境有中等潜在危害的微生物;三级适用于主要通过呼吸途径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死疾病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四级适用于对人体具有高度的危险性,通过汽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或治疗方法的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

安全设备和个体防护:

1、 实验室中必须安装Ⅱ级或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

2 、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当这类操作不得不在生物安全柜外进行时,必须采用个体防护与使用物理抑制设备的综合防护措施。

3、 在进行感染性组织培养、有可能产生感染性气溶胶的操作时,必须使用个体防护设备。

4、 当不能安全有效地将气溶胶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时,应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5、 工作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工作区前,应在专用的更衣室(或缓冲间)穿着背开式工作服或其他防护服。工作完毕必须脱下工作服,不得穿工作服离开实验室。可再次使用的工作服必须先消毒后清洗。

6、 工作时必须戴手套(两副为宜)。一次性手套必须先消毒后丢弃。

7 、在实验室中必须配备有效的消毒剂、眼部清洗剂或生理盐水,且易于取用。可配备应急药品。

7. 生物实验试剂对人体有害吗

甲醛检测盒,混合不会产生有害气体。混合物洒在桌子上,用纸巾沾点水擦干净就可以,不用担心放其他东西到桌子上会沾到有毒物质。不过酚试剂有一定的腐蚀性,人体不要直接接触,如洒在手上,手部的皮肤很厚,清洗掉就行,只要没破皮就没事的。

8. 实验室生物安全重要性

生物安全的范畴主要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人们基于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广义上: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

狭义上: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

9. 化学试剂对人体影响

(1)空气空气中的氧可使许多具有还原性药物氧化变质和产生毒性,如油脂酸败;空气中二氧化碳使磺胺药碳酸化。

(2)光线紫外线可使许多药物发生变色、氧化、还原和分解等化学反应,如硝酸银、汞光合后被还原析出深棕色有毒的银和汞。

(3)温度温度增高可使药品的挥发性加快,更主要的是可促进氧化、分解等化学反应而加速药品变质,如血清、疫苗、脏器制剂在室温下存放很容易失效,需低温冷藏;温度增高还易使软膏、胶囊剂软化,使挥发性药物挥发速度加快。

但温度过低也会使用一些药品或制剂产生沉淀,如甲醛在9℃以下生成聚合甲醛而析出白色沉淀;低温还易使液体药物冻结,造成容器破裂。

(4)湿度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称为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最易变动的部分,随地区、季节、气温的不同而波动。湿度对药品保管影响很大。

湿度过大,能使药品吸湿而发生潮解、稀释、变形、发霉;湿度太小,易使含结晶水的药品风化(失去结晶水)。

(5)微生物与昆虫药品露置空气中,由于微生物与昆虫侵入,而使药品发酵、霉变与虫蛀。

(6)时间任何药品贮藏时间过久,均会变质,只是不同的药品发生变化速度不同。抗生素、生物制剂、脏器制剂和某些化学药品都规定了有效期,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10. 实验室生物危害

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只是涉及到微生物或者是霉菌这些细菌研究了危险会小一些,不只是生物各行各业都会多多少少对人有一定的影响,像化学研究就很危险,两种介质中相冲就有可能爆炸什么的,化学中需要用的各种溶液试剂了对人也有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