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虚拟屋 2022-12-14 14:28 编辑:admin 272阅读

1. 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的生物学研究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1)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1.提出问题

2.做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试验

5.得出结论

2. 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包括

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

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研究和监测表明,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多样性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在2000年5月15日至26日在内罗毕开放签署,其后从2000年6月5日至2001年6月4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放签署。

3. 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有

貌似基本没有,主要就是实验的材料及废弃物,而且致病性不强. 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的标本是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所以这个基本不算危险 。

而且它有一些简单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实验室的仪器(里面的刀)以及使用的试剂如果一定要算还是可以称为危险源的。

4. 生物实验室使用须知

实验室的安全有序管理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遵守实验室有关要求。实验室安全检查主要内容为治安安全隐患、漏洞及水、电、气、化学危险品等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切实做好以防火、防爆、防毒、防盗为主的安全检查工作。

以下是在实验室中必要的一些安全制度。

防火防爆

1、所有电气设备在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为防止发生意外,必须严格执行电气安全规程,定期维修,并注意导线绝缘是否符合电压和工作情况的需要。需要用水、用电的实验室应采取防范措施,注意不使水流到导线上。

2、为防止线路超负荷而引起火灾,应保证导线的容量符合用电设备要求。如发生超载,应拆断线路上过多的用电设备,或者根据需要加装导线。

3、导线与导线,导线与电气设备的连接要牢固可靠,以防产生过热而引起意外。

4、有人触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或者用绝缘体将导线与人体分离开后,才能实施抢救。

5、使用易燃易爆物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实验人员必须事先熟悉其特性和有关知识。如学生实验中需使用易燃易爆物质,实验人员应在学生实验前向学生详细讲授安全使用易燃易爆物质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并加强指导,注意观察。

6、易燃易爆物质要分类贮存,定期检查,防止自燃或其它意外事故。

7、使用氢气、乙炔气等易燃气体进行实验的实验室必须符合有关要求,通风良好。内存氢气、乙炔气的设备和管道必须密闭,使用前必须进行试漏检查,以防氢气、乙炔气外逸或空气渗入而发生意外。

8、实验室使用的压缩气体钢瓶,应保持最少的数量。钢瓶必须牢牢固定,以免碰撞摔倒,发生意外。绝不能在靠近暖气,直接日晒等温度可能很快升高的地方使用。压缩气体钢瓶使用时,必须装上合适的控制阀、压力调节器。这些部位绝不允许涂抹油脂和润滑剂。气瓶内气体不能用完,必须留有剩余压力。搬运压缩气体钢瓶必须小心注意轻搬轻放,避免摔倒撞击。

防毒

1、实验室的剧毒物品如氰化物、砷化物等,由学院保卫科集中保管。

2、领用剧毒物品准备实验时,领用人必须详细写明用途、领取数量,并经实验管理室负责人签字同意后,方可领取。实验完毕后,领用的剧毒物品如有剩余时,应及时退还学院保卫科集中管理。

3、在实验过程中,尽量采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剧毒物质。在必须使用有毒物品时应事先了解其性质,做到安全使用。

4、进行有毒气产生的实验时,应在通风柜内操作,并尽可能密闭化。学生实验产生有害气体时,实验室内要进行良好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5、实验人员严禁非实验场所使用毒物,或在有可能被毒物污染的实验室内存放其它物品,禁止用手直接接触。

防菌

1、生物实验室应定期进行消毒灭菌,以保持工作环境的洁净,消灭细菌繁衍生长的条件。实验后的废弃物应及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2、实验操作时必须细心谨慎,减少细菌向容器外繁衍的可能。操作完毕,应立即用消毒液等清洗有关器皿。

防腐蚀

1、腐蚀性物品存放时,注意其容器的密封性。酸性和碱性物质严禁混放,应分类隔离贮存。

2、置有精密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内,严禁存放具有产生腐蚀性挥发气体的物品。

3、使用腐蚀性物品时,要细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在通风柜内进行。使用完毕,立即盖好容器。谨防试剂溅出灼伤皮肤,损坏仪器设备和衣物等。酸、碱废液必须经过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

4、搬运、使用腐蚀性物品要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若不慎将酸或碱溅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后就医,以免损伤视力。

消防办法

1、在实验室内及过道等处,经常备好适宜的消防器材。

2、电线及电器设备起火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机灭火,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绝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机来扑灭燃烧的电线与电器,以免因水或灭火机喷出的药液导电而造成灭火人员的触电事故。

3、化学试剂的着火,除一般非危险品可用通常的灭火方法外,属于危险品的火灾,应根据它们的理化特性,采取不同的灭火方法,否则起不到灭火的作用,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火灾或人身事故。

4、如在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的衣装着火时,应立即用浸水的物品蒙在着火者身上,使之不能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接触而窒息灭火。切不可慌忙跑动,避免气流流动,使火情增大,造成更大伤害。

5、在实验过程中,小范围起火时,立即用湿抹布扑灭明火,并及时切断电源,关闭可燃性气体阀门。对范围较大的火情立即用消防砂或干粉灭火机扑救,并及时报警。

六、各实验楼主任要全面负责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定期检查本实验楼的安全工作状况,保证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有权制止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切行为,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七、实验人员在工作完毕离开实验室时,要确实做到断电、断水、关闭门窗。凡遇节假日,都要进行一次安全检查。

管理制度

一、严格按照学院综合治理管理的要求,制定各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认真做好“防水、防火、防盗”工作。上下班认真检查实验室的门、窗、水龙头是否关好,电源是否关闭。

三、对来实验室联系工作的人员要做到热情接待、认真记录、及时汇报。

四、将消防器材放在明显易取的位置。实验室内(除实验需要外)禁止使用电炉子等用电量大的仪器,以防火灾的发生。

五、各实验室要定期检查所管实验室的电源系统,对于安全隐患要做到发现及时,处理得当。

六、电算中心要定期检查地面的钢槽内是否有积水,并对低洼地面周围砌高,以防水渗进钢槽造成火灾。

实验室安全守则

一、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二、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三、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四、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五、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六、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七、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八、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使用任何电源前必须了解其电压值。

电工实验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内应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和谈笑。

二、实验室内一切设备在使用时要细心谨慎。

三、实验室内一切仪器设备未经允许不得拆开,不准携带室外。

四、实验室内任何用电设备和电源不准任意摸弄,以防触电危险。

五、任何线路未经指导教师同意,不可接通电源。

六、操作电源开关时,不可两手同时操作,要避免面对开关。

七、如接通电源后,保险丝熔断,必须检查故障原因,在排除障碍后,方可重新接通电源。

八、任何仪表和电器,在未熟悉其使用方法前不得应用,使用任何电源前必须了解其电压值。

九、在实验过程中发生事故时,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即断开电源,保持现场并报告指导教师检查处理。

5. 生物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植物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 观察线粒体、叶绿体(健那绿是活性染料) 制备细胞膜(用人体红细胞吸水胀破,必须是活细胞) 研究细胞呼吸,酵母菌呼吸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探究叶绿体的功能 观察黑藻细胞质流动的实验 以下是一定的 选修里的内容 胚胎分割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体细胞杂交 基因工程 差不多就这些了

6. 实验室进行前要了解实验仪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仪器的保养与维护是实验室使用者应该具有的一项基本技能,因为搞好仪器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仪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实验教学的成功率等,仪器一旦吸附灰尘、污垢,不仅影响仪器的性能,缩短使用寿命,直接影响实验效果,而且影响美观和实验者的身心健康。

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关于几种实验室仪器的清理方法:

1、清理光学玻璃

光学玻璃一般是指无色光学玻璃,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镜头、镜片、棱镜、玻片等。它在试验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湿性污物、指纹等,应根据污垢的特点、不同结构,选用不同的清洗剂,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选用不同的清洗方法。清洗镀有增透膜的镜头,如照相机、幻灯机、显微镜的镜头,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制清洗剂进行清洗。清洗时应用软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剂,从镜头中心向外作圆运动。切忌把这类镜头浸泡在清洗剂中清洗,清洗镜头不得用力拭擦,否则会划伤增透膜,损坏镜头。清洗棱镜、平面镜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镜头的方法进行。

  对于实验玻璃器皿的内壁,它是手洗的而不是干净的,超声波清洗器很好地解决了这个成就。超声波能量可以或许应用于任何玻璃器皿,试管,烧杯,零件或组件的干净,因为超声波的能量可以或许穿透玻璃器皿的内壁和小间隙,小孔和死角。

  2、清洗橡胶件

  橡胶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它也是被用于仪器设备的常用物质。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物,在沾有油腻或有机溶剂后会老化,使零部件产生形变,发软变粘。用橡胶制成的传动带,若沾有油污会使摩擦系数减小,产生打滑现象。清洗橡胶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为清洗剂,而不能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清洗剂。清洗时,先用棉球或丝布蘸清洗剂拭擦,待清洗剂自然挥发干净后便可。应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对人体有害,清洗时应在较好通风条件下进行,注意安全。

  3、清洗塑料件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抗形变能力中等,介于纤维和橡胶之间,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塑料也是实验室仪器设备常用的物质之一,塑料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龙、有机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对有机溶剂很敏感,清洗污垢时,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清洁剂。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制的洗涤剂洗擦为宜。

7.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具体看你实验室里配备的东西了。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如下:1、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2、泡沫灭火器主要适用于扑救各种油类火灾、木材、纤维、橡胶等固体可燃物火灾.3、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适用于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火灾,还可扑救仪器仪表、图书档案、工艺器和低压电器设备等的初起火灾。4、另外还有砂子和水可以灭火。

8. 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和实验室财产安全,培养师生严谨的实验作风,特制订本规则。

第一条在实验室进行教学科研工作,必须持有教务处排定的课程表或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审批凭证。

第二条凡进入实验室工作、学习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三条实验管理员是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实验室仪器设备由实验管理员专人保管,登记建帐,做到帐实相符,严禁随意搬动、拆卸改装。实验管理员要对仪器设备做到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出现故障及时报修,确保仪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

第四条实验室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和动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及工具。使用实验室仪器设备,须经实验管理员同意。仪器设备不得外借,如需调剂借用,要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五条实验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实验进行过程中,实验操作和指导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

第六条实验室应保持肃静、整洁,不得在实验室内吸烟、就餐、高声谈笑,严禁在实验室桌椅、墙上涂写刻画。实验室不得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不得随意运用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工具、材料等做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第七条实验完毕后,保持仪器设备清洁,及时关闭仪器设备并做好整理复原工作。要注意节约水电,切实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第八条实验指导教师在实验完毕后须填写有关实验记录,并与实验室管理员办理交接手续。

9. 实验室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分光仪使用注意事项:

1,为了加强化验室设备管理,保障设备运行安全,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制定本规程。特殊设备使用要求。

2,使用分光仪时,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熟悉技术指标,工作性能,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软件说明书规定和步骤进行操作。

3,除化验室指定人员或者相关人员使用外,其他人不得随意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