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落总数实验仪器(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

虚拟屋 2022-12-16 02:22 编辑:admin 293阅读

1.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

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等测样品经适当稀释后,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为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菌落,即一个单菌落应代表原样品中的一个单细胞。统计菌落数,根据其稀释倍数和取样接种量即可换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但是,由于待测样品往往不易完全分散成单个细胞,所以,长成的一个单菌落也可能来自样品中的2~3或更多个细胞。因此平板菌落计数的结果往往偏低。现在常使用菌落形成单位)。平板计数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一个菌落是由一个微生物繁殖而形成的现象进行的,也就是一个菌落可代表一种微生物(并不绝对)。

通常用来测定样品中所含细菌、孢子、酵母菌等单细胞微生物的数量。

2.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和注意事项

影响菌落总数测定结果的因素包括很多,如样品称量的准确性、培养条件、均质时长、样品均一性、倍比稀释、菌落计数、重复测定等多个方面。

通常研究主要从样品称量、稀释过程、加样体积、重复测定方面进行不确定度的分析与评定,由于本次实验由同一实验人员严格按照国标方法完成单一牛乳样品的检测,所以均质、培养和环境等因素对菌落总数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统一归入重复性测定中进行分析与评定

3. 菌落总数的测定仪器

SC认证)必备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水分、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1、感官

2、净含量(JJF 1070):电子秤

3、水分(GB 5009.3)

试剂:盐酸(优级纯)、氢氧化钠(优级纯)、海砂

仪器和设备:扁形铝制或玻璃制称量瓶、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天平(感量为0.1mg)

4、菌落总数(GB 4789.2)和大肠菌群(GB 4789.3)

4.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方法

检测空气中细菌总数的方法:撞击法  原理:采用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采样通过抽气动力作用,使空气通过狭缝或小孔而产生高速气流,从而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营养琼脂平板上,经37℃、48h培养后,计算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数的采样测定方法。

5.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

菌落总数(Bacteriacount)是指在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的菌落数。常用平皿菌落计数法测定食品中的活菌数,以菌落形成单位表示(conolyformingunit);简称cfu,一般以1g或1ml食品,或1cm2食品表面积所含有的细菌数来报告结果。

菌落总数具有两个方面的食品意义,其一作为食品被污染,及清洁状况的标志;其二可用来预测食品的可能存放的期限。

国家没有相应规定,有企业标准,如有的规定细菌总数应该小于10000个/g,大肠菌群应该为小于3个/g。

6.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方法

微生物计数方法:

血细胞计数法

将稀释的菌液样品滴在血细胞计数板上,在显微镜下计算4~5个中格的细菌数,并求出每个小格所含细菌的平均数,再以此为依据,估算总菌数。

①此法的缺点是不能区分死菌和活菌。

②对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细菌,应当取平均值计数。

③此法可用于测定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稀释涂布平板法

每个活细菌在适宜的培养基和良好的生长条件下可以通过生长形成菌落.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①这一方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②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原因是当两个活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统计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用活菌数来表示.

③土壤、水、牛奶、食品和其他材料中所含细菌、酵母、芽孢与孢子等的数量均可用此法测定.但不适于测定样品中丝状体微生物,例如放线菌或丝状真菌或丝状蓝细菌等的营养体等.

④此法若不培养成菌落,可通过将一定量的菌液均匀地涂布在玻片上的一定面积上,经固定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计数,这样又称涂片计数法.染色可用台盼蓝,台盼蓝能使死细胞染成蓝色,可分别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

滤膜法

滤膜法是当样品中菌数很低时,可将一定体积的湖水、海水或饮用水灯样品通过膜过滤器.然后将滤膜干燥、染色,并经处理使膜透明,再在显微镜下计算膜上(或一定面积上)的细菌数.

此法也可以通过培养观察形成的菌落数来推算样品中的菌数.例如测定饮用水中大肠杆菌的数目:将已知体积的水过滤后,将滤膜放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培养.在该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菌落呈现黑色,可根据培养基上黑色菌落的数目,计算出水样中大肠杆菌的数目.

此法也是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

比浊法

在一定范围内,菌是悬液中细胞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即与光密度成正比,菌越多,光密度越大.因此可借助与分光光度计,在一定波长下,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以光密度表示菌量.实验测量时一定要控制在菌浓度与光密度成正比的线性范围内,否则不准确.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在课本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P22中“除了上述活菌计数法外,显微镜直接计数也是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常用方法.”这里说的显微镜直接计数,我认为应该是在稀释涂布的基础上不培养成菌落而通过染色的方法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再如滤膜法也一样,可以有两种情况.

另外,微生物计数法发展迅速,多种多样的快速、简易、自动化的仪器和装置等方法可以用来统计微生物的数目

微生物计数:

病毒以外的微生物的计数。样品中可测到总的(死的和活的)细胞数,称为总细胞数,样品中可测到的活的细胞数称活细胞数。

总细胞数可用电子仪器或直接计数法测定。含有低细胞浓度的液体样品。可以用膜过滤并在膜上对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计数活细胞数的侧定。可由:(1)在计数室内测定用活体染色剂染色的样品,(2)稀释平板法,(3)菌落计数,样品中活细胞数目由接种了样品的,发育在适合培养基上的菌落数目推定。培养基和(或)培养条件的选择,可以极大地影响形成菌落的活细胞数。某些类型的细胞,趋向于丛生或链生,这些微生物的准确的活细胞计数不能用上述方法,可依据“单位体积菌落形成单位,(cotony-formingunit/ valwne)来计数。 上述方法,一般适用于大部分细菌和泡子计数,其中一些方法,’可用于某些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在显微镜下,计数迅速运动的原生动物,可以用粘性悬浮培养基,如2-5I甲基纤维素。降低它们的运动逮度。

7.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原理

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

(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①原理: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算一定容积的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

②方法:用计数板计数。

③缺点: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

(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

①原理: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约含有多少活菌。

8.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室内空气质量的国家标准之一。是评价和控制室内微生物污染状况的重要指标。标准值规定为小于或等于2500菌落数/立方米。检测方法为通过动力抽气使悬浮在空气中的带菌粒子撞击到培养基表面,经37℃48小时培养,根据形成菌落单位计算空气中细菌总数含量。

9. 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为什么所有器皿要灭菌

因为食品菌落总数超标属于食品生产经营问题,《食品安全法》正是针对各种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予以处罚,所以此类问题的解决与处罚正是适用于《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法》第一章第二条如下: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食品菌落总数超标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食品添加剂。

处罚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食品菌落总数超标一是产品本身的工艺方面存在缺陷,杀菌力度不够,加工工艺有待完善。

还有就是在内包过程中被污染。

一般内包车间卫生要求空气:沉降菌/皿小于等于30个,工作台表面:细菌总数小于等于100个/平方厘米工人手表面:细菌总数小于等于100个/平方厘米,大肠菌群阴性。这样的卫生条件在无人的情况下,很容易就完成,采用紫外线杀菌,臭氧杀菌即可。

10. 菌落总数的测定实验结果

操作方法:

1.培养到时间后,计数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总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计算出原始样品中每克(或每ml)中的菌落数,进行报告2.到达规定培养时间,应立即计数。如果不能立即计数,应将平板放置于0-4℃,但不得超过24h

3.计数时应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SN标准要求为25~250个菌落),若有二个稀释度均在30~300之间时,按国家标准方法要求应以二者比值决定,比值小于或等于2取平均数,比值大于2则其较小数字(有的规定不考虑其比值大小,均以平均数报告)。

4.若所有稀释度均不在计数区间。如均大于300,则取最高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均小于30,则以最低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乘稀释倍数报告之。如菌落数有的大于300,有的又小于30,但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报告之。如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应按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报告之。有的规定对上述几种情况计算出的菌落数按估算值报告。

5.不同稀释度的菌落数应与稀释倍数成反比(同一稀释度的二个平板的菌落数应基本接近),即稀释倍数愈高菌落数愈少,稀释倍数愈低菌落数愈多。如出现逆反现象,则应视为检验中的差错(有的食品有时可能出现逆反现象,如酸性饮料等),不应作为检样计数报告的依据。

6.当平板上有链状菌落生长时,如呈链状生长的菌落之间无任何明显界限,则应作为一个菌落计,如存在有几条不同来源的链,则每条链均应按一个菌落计算,不要把链上生长的每一个菌落分开计数。如有片状菌落生长,该平板一般不宜采用,如片状菌落不到平板一半,而另一半又分布均匀,则可以半个平板的菌落数乘2代表全平板的菌落数。

7.当计数平板内的菌落数过多(即所有稀释度均大于300时),但分布很均匀,可取平板的一半或1/4计数。再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该平板的菌落数。8.菌落数的报告,按国家标准方法规定菌落数在1~100时,按实有数字报告,如大于100时,则报告前面两位有效数字,第三位数按四舍五入计算。固体检样以克(g)为单位报告,液体检样以毫升(ml)为单位报告,表面涂擦则以平方厘米(cm)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