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互联聚焦(科技聚焦热点)

虚拟屋 2022-12-24 22:42 编辑:admin 242阅读

1. 科技聚焦热点

第一次产业转移浪潮在20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向美国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浪潮在20世纪50年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移;

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

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在20世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四次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者。

2. 聚焦的热点

要聚焦人民群众关心的身边事,让老百姓有安全感

3. 科技创新的聚焦点

长三角量子科技创新中心,全世界一流水平。

 长三角量子科技创新中心   研究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战略,结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部署,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按照“多方投入、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研究院为基础,联合在沪相关量子科研力量,推进重大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系统集成创新,培育和发展量子信息新兴产业,支撑量子信息领域发展。

4. 科技热点汇

上海科技节是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由政府主办的科技节,创办于1991年。三十年来,上海科技节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节”为定位目标,以打造创新成果发布会、科技产品展示厅、科技工作者的节日、公众的科技嘉年华为愿景,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已成为上海重要活动品牌。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陆敏表示,2021年上海科技节以“百年回望 崇尚科学 自立自强”为主题,力求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领导的科技发展,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目标,传承科学精神,用好科技史料,讲好科技故事,凝聚科技力量,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本届科技节有三大特色亮点:

一是紧扣建党百年主题,“党旗红”辉映“科技蓝”;

二是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大联动”构建“大平台”。科技节期间,上海各委办局、各区、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外资研发机构、科普基地、企业等各类主体均将积极参与;

三是紧贴科技热点看点,“全媒体”覆盖“全人群”。结合国家和上海重要科技战略,策划组织包括“碳达峰 碳中和”主题科普基地系列活动。以“城市数字化转型”为主题开展“未来‘数字之城’——上海环球港专场科学之夜”等。

科技节期间,上海科技节组委会将高度重视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和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应急组织体系,完善应急预测和预警机制,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上海科技节各项活动安全有序。

5. 热点科技发展

1、在车里能搜到附近的WIFI,并且你知道密码的话,可以连接使用。

2、用手机打开个人热点,用手机流量给汽车上网

我试过了,没什么特别的用处,就是天气预报啊,网络歌曲啊,还有车友俱乐部什么的,感觉没什么用处

6. 热点科技话题

事件一:神州12号

6月17日9时22分,与预告时间分秒不差,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17日15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三舱(船)组合体。按任务实施计划,3名航天员随后将从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

事件二:河南卫视节目出圈

今年端午节期间,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一个舞蹈圈粉无数。这个名为《祈》的水下舞蹈,以美轮美奂的舞姿、精美绝伦的光影,让“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洛神”仿佛穿越千年、跃然眼前。在网上,这个不到2分钟的视频,已收获超过30亿次的相关话题阅读量。

事件三:网信办“清朗”情动

5月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网信办介绍了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再次提出要严厉打击引发网络粉丝群体非理性发声应援等行为,并在随后答记者问时,就此前被舆论热议的粉丝“倒奶打榜”事件表态,明确要加强“饭圈”研究,引导理性追星。存在既久的“饭圈”问题,由此再次被纳入公共治理视野。

事件四:特拉斯维权

此前上海车展的维权事件引发了网友对“数据权”的关注。巧合的是,就在这次维权事件发生之前,美国得州也因一起涉及特斯拉安全的事故争议,引发了当地警方和特斯拉之间的“数据争夺战”。5月6日,特斯拉内部人士透露,该企业正在开发线上信息系统平台,以便车主自行查询车辆后台数据和车机交互数据。这一消息迅速被多家媒体报道。

事件五:职校学生“被实习”

近日,有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的学生向央广新闻热线反映,学校强迫学生到指定工厂实习,否则不给发毕业证。职校学生“被实习”、强制加班乃至出现伤害的问题屡见不鲜、饱受诟病。

事件六:快递猫狗热争议

5月3日,中通快递成都荷花池网点违规寄递狗、猫等活体动物事件被媒体曝光,在舆论的强烈质疑下,这一事件的调查核实与处理快速推进。中通快递很快做出了回应,并向公众致歉。5月4日,中通快递公布了三项整改措施,包括涉事网点暂停快递揽收业务,相关负责人停职检查,扣除其全年绩效奖金,以及展开专项培训。成都邮政监管部门也已介入调查此事。

事件七:APP霸王条款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授权就退出”成了不少APP针对用户的“霸王条款”。在使用过程中,部分APP总会弹出很多涉及用户隐私的授权要求,如“读取或修改联系人信息”“拍照和录像”“获取手机位置信息”“读取或修改照片,媒体内容和文件”等。用户一旦拒绝授权,APP就会强制用户退出。

事件八:“跨省通办”

公安部5月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底前,开具户籍类证明和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大中专院校录取学生户口迁移、大中专学生毕业户口迁移、夫妻投靠户口迁移、父母投靠子女户口迁移等6个事项要在全国范围实现“跨省通办”。

事件九:教育机构上市

据报道,第一高中教育集团近日赴美上市。这家自称中国西部最大的民办高中集团,短短几年旗下就已设立19所学校,超过2.5万名学生就读。其中,除4所高考补习学校外,其余15所名字都有“衡水”字样,以河北衡水中学分校名义遍布多地,甚至深入县城。

事件十:奶茶店卫生问题

今年2月,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了部分奶茶店,涉及多家知名连锁品牌店,结果发现多家门店存在工作人员健康证不齐全、原材料管理不善等食品安全隐患,所查门店或大或小全都存在问题。这一消息一经披露就登上热搜,引发热议。

7. 热点科技洞察

需要,账号粉丝不到1000的话,就不能在创作者服务中心查看这些数据。抖音热点宝是由抖音官方推出的热点分析型产品,每个抖音用户都有12个月的免费使用权,可以全方位解读抖音热点数据,助力创作者实时洞察热点趋势,还可以根据近期的热门活动来进行内容创作,从而获取更多优质流量!

8. 聚焦行业热点

2021经济热点事件:

热点一:流通产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将进一步增强。

热点二:2021年消费品市场将快速增长,助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热点三: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应对模式挑战,融入国内大市场未来可期。

热点四:农产品流通助力乡村振兴优势凸显,批发市场升级转型加速。

热点五:餐饮市场止跌回暖,绿色消费与厉行节约成行业共识。

9. 科技热点荟萃

1、8月1日,国家主席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5周年。

2、8月2日电,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日前在京召开的全国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视频会议上表示: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方式,运用推广积分制,推动解决乡村“关键小事”,取得良好成效。

3、8月2日下午,在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影响海南期间,一架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空大型气象探测无人机从海南博鳌机场起飞,圆满完成对台风“森拉克”外围云系的综合气象观测任务,这是我国首次高空大型无人机台风探测试验,对台风探测及预报预警具有重大意义。

4、8月3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相关专家介绍了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开通的情况,指出我国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实现北斗三号卫星核心器部件国产化率100%。

5、8月4日电,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表示8月起《北京市职称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实行京津冀职称资格互认,津冀两地的职称证书在北京市职称晋升、岗位聘用、人才引进、培养选拔、服务保障等领域与北京颁发的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6、8月4日电,汕头湾海底隧道近日开始了实质性施工,这是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它的施工也标志着中国高铁建设向海域隧道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7、8月5日电,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指引。《实施意见》强调,各高级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担当作为,杜绝“等靠要”思想,紧紧依靠党委领导,认真推进落实法院自身可为的改革措施,确保各项具体改革任务抓实抓细抓落地。

8、8月6日12时0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清华科学卫星。

9、8月6日电,发展改革委近日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将以广州枢纽主要场站间通过城际铁路环线和城市轨道交通连通,其余枢纽内各场站间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等方式实现连通。提出到2035年,大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到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形成“轴带支撑、极轴放射”的多层次铁路网络。构建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广东省内地级城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至相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大湾区”,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10、8月7日,上海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在浦东国际机场正式交付。这是国内首个采用标准集装箱尺寸的p2+移动式核酸检测实验室。